家有寶寶 夏季如何防治寄生虫?
夏季天氣炎熱,生吃瓜果蔬菜的情況比較多,幼兒玩水、玩土的機會也明顯增加,而幼兒衛生意識較弱,又喜歡吃手,這均可能導致腸道寄生虫感染。再加上幼兒抵抗力差,胃液酸度較成人低,不能有效殺死虫卵,因此夏季是兒童感染寄生虫的高發時期。
幼兒腸道寄生虫常見的有線虫、吸虫、絛虫,其中以線虫最為常見。大部分幼兒感染寄生虫后無明顯症狀,部分幼兒可出現肛門瘙痒、腹部頻繁疼痛、厭食、體重下降等,嚴重者可出現貧血、發育遲緩、腸道梗阻等。
判定寄生虫感染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是留取新鮮糞便去醫院做“便常規+寄生虫虫卵”檢查,確診體內是否有寄生虫。但由於人體排出虫卵或包囊常常是間歇性的,一次檢查多不能說明問題,建議連續多次留取新鮮糞便重復檢查。蟯虫不在腸道產卵,故糞便檢查難有所獲,可採取肉眼觀察,連續幾天,在夜間幼兒熟睡1小時~2小時后,檢查寶寶肛門周圍是否有白色線頭樣小虫,一般肉眼即可看到。也可用透明膠紙或棉簽拭子於清晨排便或洗澡前在肛周收集虫卵並送檢。民間流傳的根據寶寶臉上白斑、夜間磨牙、指甲長白點、食量大但消瘦等來判斷體內是否有寄生虫都不科學,不可信。
常用的驅虫藥有阿苯達唑(腸虫清)、甲苯達唑、磷酸哌嗪(寶塔糖)等,針對不同寄生虫用法和用量均不同,一般療程在1天~3天,服藥2天~4天才有虫體排出,不要盲目增加劑量或療程。
驅虫藥建議空腹服用,藥物在腸道內的濃度高,可以提高殺虫的效果。在服用驅虫藥后應多飲水,多吃一些含有粗纖維的食物,如芹菜、粗糧、白菜、蘋果等,有助於虫體排出。2歲以下幼兒禁用驅虫藥,否則可能引起肝損傷。
市面上宣傳驅虫無副作用的寶塔糖、驅虫巧克力、網紅驅虫藥等,家長要查看有效成分是否含有磷酸哌嗪或阿苯達唑。如有,則是披著食品外殼的藥品,也存在藥物副作用。如果沒有,驅虫效果肯定不能保証。(來源: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