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河南各地

鄭州市二七經開區全力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2022年04月22日16:03 |
小字號

春光無限,漫步鄭州二七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個項目正在拔節成長,生機勃發。花花牛乳業、鄭州頂益食品的現代化生產線井井有條,正開足馬力作業﹔鄭州名揚窗飾項目已竣工,等待驗收﹔國際·北方區域總部智慧港、灝宇數字包裝產業園的工地上,塔吊林立,一片繁忙景象……近年來,鄭州二七經濟技術開發區圍繞“項目為王、產業為先、環境為要”,加速轉型升級,全力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據統計,目前,鄭州二七經開區現有市場主體超1300家,其中“四上”企業105家,“規上”企業64家,承擔全區工業經濟總量的85%﹔外資外貿企業37家、科技型企業61家、高新技術企業34家、專精特新企業18家、小巨人企業3家,全部企業營業收入超260億元﹔建成40個國家和省市工程技術中心、企業研發中心,聚集博士及副高以上職稱人才297人,碩士以上人才1550人,累計實現專利4296項。

聚焦產業支撐

注入高質量發展動力

推動轄區高質量發展,產業是支撐。

4月12日,在國際·北方區域總部智慧港項目的工地上,起吊設備連續運轉,運輸車輛來回穿梭,大家抓進度、忙施工,一派紅紅火火、干勁十足的忙碌景象。

該項目是兩年前落地二七經開區的,為我省重點項目,致力於打造產業、物流、金融融合發展的高水平、高標准、高投入的示范園區,賦能二七區物流產業鏈向“強鏈”“延鏈”發展。

項目佔地164畝,目前1~5號樓已封頂,正在進行二次結構施工及水電安裝,預計今年11月份竣工投產。“建成后年產值可達7億元,年創造稅收近5000萬元,可帶動近千人就業。”深國際物流發展北方區域負責人何賓賓說,“我們選擇落地二七經開區,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看重這裡的產業基礎。”

這僅僅是二七經開區產業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

作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二七經開區已經成為眾多名企投資興業的選擇。中國金茂、招商蛇口、聯東U谷等一批國內知名品牌企業紛紛入駐。

在過去的2021年,轄區38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達614億元,其中省、市重點項目10個,億元以上項目20個。今年,二七經開區共推進“三個一批”重點項目38個,總投資727.25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60.15億元。截至3月底,一季度已完成開工項目8個,實現開工率53%,完成投資9.4億元,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此外,轄區小微企業園建設已竣工投入使用20萬平方米,累計引入各類企業達180家,其中外資企業2家、高新技術企業8家、專精特新企業6家、備案科技型企業25家,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中物科技園、灝宇數字包裝產業園被認定為“鄭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中物科技園被認定為鄭州市首批20個小微園區之一。

總投資6.5億元的中物科技園,以“新材料、智能制造”為主導產業方向,以科技創新與人才引育為內核,借助資本鏈助力創新鏈,致力於成為區域傳統產業升級及新興產業培育的重要推動力。中物科技園運營總經理夏向陽介紹:“目前園區累計意向入駐企業144家,已簽約入駐企業42家。項目將引進培育企業200家以上,年產值20億元以上,提供就業2000人以上,納稅超過1億元。”

做好服務保障

助力企業安心發展

如何優化營商環境,切實服務好企業,讓企業在轄區安家立業發展壯大是二七經開區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為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二七經開區深入實施“萬人助萬企”行動,緊盯項目企業需求,成立“萬人助萬企”活動推進領導小組,並建立了省、市、區、管委會四級包聯機制,組建8個工作專班,對133家“四上”企業及重點項目實行領導分包制度。

“有問題盡管提、隨時提,我們會盡全力幫助協調解決。”各分包干部通過進車間、看生產,詳細了解制約企業發展的重點難點堵點痛點問題。他們既當服務企業的“聯絡員”、政策精神的“宣傳員”,又是企業困難的首席“化解員”。

截至今年一季度,二七經開區已深入企業走訪調研300余次,發放惠企政策近150本,累計收集各類問題44件次,已解決41件次。累計開展3次政策解讀培訓會,圍繞企業加計扣除減稅相關政策、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中小企業“信易貸”政策的解讀與實操等進行宣講2次,累計50家企業參與。

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方面,二七經開區圍繞改善小微企業發展環境,開通了“科創中心”公眾號,打造政府、園區、企業三級互動平台,持續激發企業活力。同時,正在積極打造二七政務服務分中心,謀劃將工商、稅務、環保等涉企政務服務事項落戶到小微園,通過建立更加“高效、創新、共享、共贏”的服務企業長效機制,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裡”。

2019年5月入駐二七經開區鄭投科技創新園的鄭州領航機器人有限公司,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該公司行政副總張貴賢介紹說:“企業入駐以來,二七區領導干部,區人社局、區工信局工作人員不定期主動對接我們,現場調研解決難題,宣講優惠政策,讓我們在引進高端科研人才、政府優惠政策方面得到很多引領和幫扶,公司已成為園區明星企業。”

完善配套設施

優化區域發展環境

為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提升區域承載能力,二七經開區瞄准發展定位,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著力增強轄區內水、電、路、氣等生產要素保障能力。

在這裡,一個個道路項目的建設,讓轄區交通格局不斷提升。近年來,二七經開區范圍內累計建成東方路、萍湖路、椰風路等25條道路,總長約44公裡,逐漸形成“六縱五橫”和“四縱兩橫”的路網骨架。目前,景東路、景西一路等22條(段)正在施工,總長度約23.87公裡。今年計劃建成通車程爐路、溫馨街、曙光路等15條(段),總長約15公裡。

同時,轄區自來水、天然氣、熱力、電力等基礎設施項目均實現逐步覆蓋。

近年來,二七經開區聯合自來水公司建立了南、北雙向供水保障運行機制,形成雙水供應體系,保障了區域企業、居民的穩定用水﹔燃氣四環主高壓管的建設打破了西南區域燃氣長期匱乏的局面,實現了轄區燃氣全覆蓋﹔與供電公司聯合新建的110KV尖崗變電站也即將投運,可有效保障鳳湖智能新區的用電供應,實現二七經開區全域電力覆蓋﹔新奧熱力工業蒸汽管網全線貫通,標志著企業工業蒸汽供應實現全覆蓋。

鄭州市二七經開區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以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新城區、打造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為目標,按照“12345”工作思路,以制造業發展為方向,以“新舊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通過掀起項目建設的新高潮,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預計再經過三至五年的發展,產業優勢將充分顯現,形成產城融合的新發展格局。(鄭州市二七區委宣傳部 景靜)

(責編:楊曉娜、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鄭州800噸新鮮蔬菜馳援上海
  • 河南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將統一"換裝"
  • 信陽萬畝茶山披綠裝 毛尖採摘正當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