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大”校長造夢 殘障孩子演活“冰雪神話”
在冰雪的世界裡,他們自由翱翔,追逐夢想……你很難看出這是一群智力或肢體有缺陷的孩子。
河南欒川,山川環抱。縣城裡有一所特殊教育學校,是107個“特殊”孩子成長的樂園。他們很少走出這片大山,直到2019年。那一年,一項陌生的運動——滑雪,意外的給這群孩子插上了夢想的翅膀。
借著這雙翅膀,他們飛出了大山,飛向了全國,飛上了特奧會的舞台……
欒川特殊教育學校的冰雪運動員在學校訓練場。段伊博攝
造夢,膽大校長看上“冰雪運動”
特殊教育學校,顧名思義這些孩子有些“特殊”。聾啞、腦癱、自閉症、孤獨症、唐氏綜合征……使他們相聚在這裡。他們中有的是棄嬰,有的是留守兒童,很多孩子沒有享受過一個正常家庭完整的愛。一本白雪公主故事書、一個玩具熊……這些再普通不過的禮物對這些孩子們來說都是奢望。
“鄭州的燴面真好吃!”2017年,孩子們第一次走出大山,到鄭州參加特殊教育學校藝術節。回來后,這是校長吳擁軍聽到孩子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得讓孩子們走出去!”吳擁軍暗暗下定決心。
隨著欒川旅游業的發展,滑雪運動漸漸在這裡興起,全國各地的滑雪愛好者慕名而來。吳擁軍聽說,中殘聯計劃於2019年在黑龍江舉辦與特奧會運動相關的冬季項目比賽。他覺得,這或許是個機會。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吳擁軍給22名學生報了名。“都覺得這群娃子啥都做不成,我就想試試,他們到底能不能行。”
大家議論紛紛,這個校長膽子忒大!在這之前,不僅他們學校的師生們從沒參加過滑雪運動,在全省的同類學校裡也是頭一回。
吳擁軍校長在給孩子做訓練指導。段伊博攝
“當時沒想那麼多,就想讓孩子們有機會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們出去的機會太少了。”吳擁軍心酸地說,這些孩子其實和普通孩子一樣,也應該有夢想,有追逐夢想的權利。
萬事開頭難,對他們來說更難!剛開始學校連專業的教練都沒有。年近60歲的原副校長萬清雅被任命為孩子們的臨時教練。“你會滑雪嗎?你還教嘞……”面對質疑,萬清雅說:“弄啥咱都得鑽!”
從那天開始,萬清雅每天對著視頻學習滑雪知識,從視頻上找訓練方法。學校沒有滑雪場地,他就在平地上帶孩子們進行體能訓練,學習滑雪技巧。
萬清雅說:“成不成你都要鼓勵他們,隻有你相信他們,他們才會信任你!”
就這樣,他們堅持了幾個月。 2019年9月,在欒川縣教育局的幫助下,學校終於請來了專業的教練。
欒川特殊教育學校的冰雪運動員在洛陽伏牛山滑雪場。段伊博攝
逐夢,特殊孩子創造“冰雪奇跡”
面對這些特殊的孩子,初來乍到的教練吳濤感到無從下手,幾次想打退堂鼓。“很難,多少次想走了,真的教不了……”吳濤說,以前從沒接觸過這樣的孩子,理解能力差,聽不懂專業術語,裡邊還有患自閉症的孩子,跟他搭話基本不理,更別說教了。
訓練場上,患有自閉症的小佳(化名)顯得格格不入。他不跟人交流,總是獨自躲在角落。“我教動作的時候,他只是在旁邊看著,我說你來做一遍吧?他不說話……”吳濤發現,用以前的方法教這些孩子顯然行不通。
在學校老師的建議下,吳濤想到了把訓練動作融入到游戲中。“小佳,你來,老師跟你做個游戲吧?”記不清經過多少次溝通,小佳終於回應了他。在老師們的幫助下,吳濤漸漸找到了和這些孩子相處的方法,“你得付出更多耐心,一次不行就十次,十次不行就二十次……”
訓練中的小佳(化名)。段伊博攝
相處久了,吳濤發現,這些孩子身上其實有很多優點。“他們的世界很單純,做起事來更專注。” 吳濤說,雖然學的慢,但孩子們模仿能力強,一個動作可以反復做,直到教練說可以了,他們才會停下來。
有件事,吳濤至今記憶深刻。除了去參加比賽,孩子們每天6點准時起來訓練。有一次下大雨,他覺得孩子們肯定不會按時訓練,便沒有早早地趕到學校。誰知6點半不到,學校打來電話,說孩子們已經開始訓練了。
“我立馬爬起來趕到學校。他們都這麼堅持,我咋能偷懶?”吳濤說,作為教練,其實他在孩子們身上學到的更多,“他們身上的這股子韌勁是一般人無法比擬的,雖然身體有殘缺,但隻要找准目標,他們不會輕言放棄。”
2019年12月,小佳和其他幾個隊員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參加全國特奧冬季項目的比賽。齊齊哈爾太冷,比賽前一晚,小佳發燒了。“當時老師們商量,為了孩子的安全,不行退賽吧。” 吳濤說。
“我想滑雪……”沒想到,一向不聲不響的小佳竟小聲的堅持著。最終,他帶病上場,獲得了男子越野滑雪項目的銀牌。頒獎台上的小佳,眼裡閃爍著光芒……那一刻,校長和老師們激動地流淚了。
圓夢,未來實現更多“可能性”
在學校的榮譽室裡,整齊擺放著61枚獎牌和幾十張獲獎証書。獎牌櫃內,還有一些空位。吳擁軍說,那是對孩子們未來的期待。通過滑雪,孩子們慢慢變得自信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
更令人欣喜的是,他們中的5個人已通過國家特奧越野滑雪隊的預選報名,正在備戰第十二屆世界冬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帶著夢想,孩子們將走向更大的舞台。
賽場上,孩子們取得了傲人的成績,但這些孩子未來怎麼走上社會?這是吳擁軍和老師們一直探索的課題。
2018年,吳擁軍到縣城的洗車店洗車,看到學校剛畢業的一個孩子在洗車店跟人學洗車,雖然有些慢,但他干的專注。臨走時吳擁軍跟老板說,“這是我的學生,他學東西可能會慢一點,請給他多一點耐心。”
原副校長萬清雅給孩子們做指導。段伊博攝
通過這件事吳擁軍想到,“這些孩子雖然溝通能力差,但專注力可以。”如果學校能教會孩子們洗車,那他們走上社會就可以直接就業了。
要教孩子們,老師得先學!吳擁軍請來了專業的洗車師傅教老師們洗車,老師再手把手的教孩子們。“從上面慢慢往下擦。”在學校新建的洗車房裡,孩子們學得認真。
“剛開始,幾個孩子一天也擦不好一輛車,現在有的孩子已經可以半小時擦一輛車了。”從洗車到洗車工具的使用,吳擁軍說,看似簡單,但對這些孩子來說,每一步都很難。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7月份,曾經滑雪隊的隊員,18歲的李雙兄已經從學校畢業,開始在洗車店上班,每月工資一千多元。“看著孩子們走上社會自食其力,真替他們高興。”吳擁軍笑著說。
除了洗車項目,種植、手工制作等項目也在學校落地。借著欒川縣旅游業發展的春風,很多孩子們制作的手工產品、燈具已經用在欒川縣的一些民宿裡。此外,吳擁軍還和幾家洗車店達成了合作,讓孩子們畢業就可以直接就業。
校園的交通情景教室裡,老師正在教孩子們一些生活技能﹔超市主題教室裡,孩子們正在模擬採購﹔音樂教室裡,架子鼓有節奏地敲打著,聲音激情澎湃,跳躍的音符伴隨著孩子們的夢想飛向遠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