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數字歌 打好數智牌
《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1)》發布
智能代步車。本報記者 王錚 攝
黃河鯤鵬、5G公交、傳感芯片成為河南制造新名片,數字果園、智能飼養,鄉村振興有了“新農具”……10月21日,《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1)》發布。報告打開了一個數字新河南,全省數字經濟總體規模近1.6萬億元、互聯網平台帶動就業656萬人、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把握數字機遇,建設數字強省,我省已將數字化轉型戰略提升到全局位置,把加快數字化轉型作為引領性、戰略性工程,全面提升數治能力,一個多姿多彩的數字中原正在拾級而上。
數字產業
“神算子”贏得未來
10月21日,2021數字經濟峰會主論壇上,全省首個智慧島——中原龍子湖智慧島揭牌,先期已入駐200多家數字經濟相關企業﹔“神算子”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啟動上線,帶來計算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近年來,我省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相繼出台人工智能、大數據、5G、智能顯示終端、智能傳感器、鯤鵬計算等數字經濟專項規劃和配套政策,推動數字產業集群強勢崛起。2020年,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2500億元,同比增長15.6%。
數字經濟不僅是新的增長點,更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
深秋的野外礦山已顯寒意,焦作千業水泥公司的卡車司機卻坐在溫暖的辦公室裡對著電腦屏幕“挖礦”。通過5G技術和礦山行業有效融合,該公司實現露天礦區“鏟、裝、運”全程無人操作,“5G+遠程挖掘、5G+礦卡自動運輸、5G+北斗定位、5G+車輛協同”四個場景成熟應用,每年可為企業節約人工成本1500萬元、增加整體效益4800萬元、提高生產效率達80%以上。
在疫情倒逼下,在線配送、在線辦公等數字化新業態加速涌現。我省以UU跑腿、中鋼網為代表的互聯網平台蓬勃發展,“十三五”期間,全省培育重點平台企業超過100家,2020年實現交易額2990億元,帶動就業656萬人。
數字社會
智慧城市有了“新基建”
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我省用數字為鄉村賦能,手機成為新農具,數據成為新農資,直播成為新農活。靈寶市寺河鄉是有名的蘋果產區,當地建成的數字果園系統實時監測全鄉氣象、水質、土壤理化指標、果園農事作業,農民坐在家裡看護果園,還能網絡直播帶貨。
我省全面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積極推進鄭州、洛陽、鶴壁、新鄉、焦作等新型智慧城市開展試點,探索城市發展新形態和新模式。
聰明的車、智慧的路、無人場站、自動充電、智能站台、雲控中心……鄭州市鄭東新區北龍湖已率先用上了5G智能網聯公交。在5G、傳感器等新一代技術的加持下,公交信號優先通行,平均運營車速提高1倍。這裡還將通過網約實現24小時主動出行服務,率先建成5G智慧共享出行系統。
河南是旅游大省,如今,一機帶、碼上游、一鍵游廣泛應用,4A以上景區都實現了信息發布、導游導覽、電子售檢票、在線交易和一鍵救援等數字服務,全省智慧景區建設的數量和質量均走在了全國前列。
河南還通過數字技術擴大優質低成本服務供給,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鄭大一附院聯合中國移動攜手建設了“省市縣鄉村院前急救”六級示范網絡,建成我國首個連片覆蓋的5G醫療實驗網,率先開展5G醫療應用,讓山村群眾也能通過5G連線省城專家遠程看病。
數字為民
“指尖辦事”新速度
我省政務服務移動端“豫事辦”作為群眾“掌上辦事”大平台、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大窗口,已實現查詢、辦理、預約、繳費四大功能,為全省老百姓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數字便民服務。
《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顯示,建設數字政府已成為各國軟實力競爭的關鍵領域。近年來,我省把數字政府建設作為提高治理效能、提升“軟實力”的重要手段,政務服務從“可辦”向“好辦”“易辦”轉變,實現更多服務“一網通辦”“跨省通辦”,為我省“放管服”改革提供有力支撐。
如今河南已建成覆蓋省市縣鄉村五級的河南政務服務網,85%的事項實現“一窗受理”,全省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時限壓縮75%以上。與20多個省區市的80多個縣市開展協作,實現576個事項“跨省通辦”,群眾和企業異地辦事的獲得感顯著增強。在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2021省級政府和重點城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評估中,河南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排名全國第8位,比2018年上升16個位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