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渠越千裡,不止清水相通

張海濤 歸欣

2020年12月21日08:03  來源:河南日報
 
原標題:長渠越千裡,不止清水相通

  12月19日,河南省黨政代表團參觀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展廳。本報記者 董亮 蔡迅翔 攝

  “河南清水解了北京‘大渴’,河南的父老鄉親為南水北調作出了巨大犧牲,我們北京人銘記在心、念念不忘。”12月19日,河南省黨政代表團在北京學習考察,每到一地,相關負責人在介紹情況時,都會有這樣發自肺腑的“開場白”。

  全長1432公裡,供水60億立方米,潤澤1300萬市民……這些關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數字,從北京人口中娓娓道來,讓每一位代表團成員既親切,又自豪。“水相連,心相通,南水北調把首都和中原緊緊聯系在一起。”大家一致認為,借助這個特殊的“緣分”,河南必將和北京有更廣闊的合作空間,也必將在“十四五”時期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同飲丹江水,共賞月季花。坐落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的“京宛友誼月季園”,是南陽和北京“親戚”關系的最佳見証。“作為核心水源地,我們和首都‘牽手’很早,可以說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開建那天就開始了。”代表團成員、南陽市委書記張文深表示,通水之后,兩地合作交流越發密切,淅川的大閘蟹、野生魚“游”進了北京,西峽的香菇、內鄉的油桃等都在首都大受歡迎,“北京對南陽支持力度很大,2019年以來對口協作項目就達40個。我們有信心進一步擴大合作成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雖然離黃河更近,但三門峽是名副其實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僅盧氏縣就有1200多平方公裡處於水源地水質影響控制區內。“近年來,北京給予了三門峽大量支持,幫助我們在打好脫貧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旅游業上取得明顯成效,也增進了兩地人民群眾感情。”代表團成員、三門峽市委書記劉南昌說,此次首都之行,三門峽又與北京在智能制造等領域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收獲滿滿。下一步,三門峽將深入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切實扛起水源地的職責使命,確保首都人民喝上放心的“河南水”。

  才下滬蘇浙,又到北京城,感受有何不同?合作重點在哪?在號稱“全國科技創新策源地”的中關村智造大街參觀時,省工信廳廳長李濤是看得最仔細、思考最認真的代表團成員之一。“相較於長三角地區,北京的科創資源更集中,在基礎理論等領域研究更深入,科技成果產業化上也有很多獨特優勢。”他認為,科技創新是河南的突出短板,卻是北京的“先天稟賦”,應立足京豫的“特殊淵源”,聚焦“智能+”等領域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依托正在加快建設的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平台,創新機制體制,大力吸引創新人才、集聚創新資源,提升我省創新創造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

(責編:楊曉娜、黃莎)

推薦閱讀

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

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

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