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遂旺楊玉良郝廣艷趙亮
核心提示
2017年4月,林州市在全省率先開展對村(社區)黨組織的直接巡察,到2019年9月,用兩年半時間完成了對全市584個村(社區)黨組織的巡察全覆蓋,在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建強村(社區)黨組織、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上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了一整套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規范。巡察村(社區)“林州經驗”受到全國性關注。
在完成全覆蓋的同時,林州市深入開展村(社區)共性問題集中整治,持續謀深巡察成果運用,聚焦鄉村治理這篇大文章,積極從制度機制層面開展系統治理,推動從“深入發現問題”到“有效整改問題”再到“提升治理能力”的實踐深化,以“巡—改—治”三部曲有力助推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升。
60年前,林州(原林縣)人民為改變極度缺水和貧困面貌,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劈開太行山,引來漳河水,在懸崖峭壁上鑿出了1500公裡長的“人工天河”紅旗渠,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奮斗壯歌,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60年來,林州人民從戰太行到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始終秉承紅旗渠精神,一路櫛風沐雨,篳路藍縷,書寫傳奇。
步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巡視巡察作為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黨之利器、國之利器,提出“黨組織建立到哪裡,巡視巡察就跟進到哪裡”重要要求。林州市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紅旗渠精神為引領,率先將巡察利劍直指村(社區)黨組織,強力糾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著力提高基層監督能力,增強基層治理實效,得到了群眾的高度認可和支持。
搞調研問民心試點初戰告捷我們把歷史的時針撥回到三年前。
2017年3月,中共林州市委常委會。“有的村好不容易才穩定了,再去巡察,把陳芝麻爛谷子的事兒翻出來,怎麼完篇兒?”
“農村情況復雜,現在去搞巡察,事辦成了還好說,萬一老百姓不滿意,到頭來出力不討好。”
一場熱烈的討論,源於林州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提交的一份關於對村(社區)開展巡察的調研報告。
農村信訪量比較大,能不能主動出擊?能不能插到底對村(社區)開展巡察?這在當時的制度設計中還是一片空白。
困難顯而易見:能不能去?以什麼方式去?工作怎樣開展?一系列難題擺在面前。
難,能比修紅旗渠還難?!用了十年時間修成紅旗渠的林州人,身上都有一股子倔勁。
問題從群眾中來,答案還要向群眾要。林州市委巡察辦的同志把座談會開到了群眾的“炕頭上”,聽百姓言。
一個多月的時間,大家心裡亮堂了:“主要是干部有顧慮”“群眾很歡迎”。調研結果報送市委后,大家心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下來。
“群眾的願望和需要,就是我們工作的最大動力。”市委常委會討論后一致認為:“巡察應該開展,有困難我們可以邊干邊克服。”
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
市縣巡察於2015年啟動,林州當時就走在前列。但是,對村和社區怎麼搞,林州是全省乃至全國的第一家。
當年,紅旗渠就是在一沒原料二沒技術的情況下修成的﹔現在,對村(社區)進行巡察,林州也可以“從零開始”。
2017年4月,林州市委開始耕種“試驗田”,從全市選取了信訪矛盾突出的2個村、“兩委”班子軟弱渙散的2個村、總體情況較好的1個村,每個村派出1個組。目標很明確,一是要把群眾的問題找出來,二是要把工作的問題帶回來,更重要的是把巡察怎麼搞總結回來。
黃華鎮青林村原“兩委”班子軟弱渙散,干群矛盾突出,村民自嘲“青林不清”。2017年4月17日巡察組進村后,把整頓“兩委”班子作為突破口。10天時間,發放民主測評表和調查問卷220份,實地暗訪12次,召開座談會5次,與黨員、村民進行個別談話142人次,通過“嘮家常”“掏心窩”式的交談,厘清了十多件民生難題和干部違規線索,對於低保不規范、村居環境差等一些能立行立改的民生事項,他們給鎮黨委下達交辦單,明確要求一周內解決,並派專人跟蹤督辦,同時建議鎮黨委盡快調整“兩委”班子。巡察組務實的工作作風,讓村民看到了希望。巡察結束時,群眾由最初的審慎觀望變得積極配合、大力支持。
半個月時間過去后,5個巡察組不負重托,試點村存在的問題一目了然,巡察情況報告提交市委常委會。
面對暴露出的問題,引起了常委們熱烈討論。市委常委會決定穩妥有序、全面推開對村(社區)一級黨組織的巡察。
建機制 再規范 實現全覆蓋
林州市共有584個村和社區,總人口116萬。市委規劃用3年時間全部巡察一遍,實現全覆蓋。
實踐中,邊探索邊總結,瞄准“誰來巡、巡什麼、怎麼巡”,逐步完善形成了切實可行的巡察規范。
誰來巡?林州市委巡察機構組建不到兩年,編制30余名。僅僅依靠專職人員,無法完成任務。
統籌資源,整合力量,建立巡察村(社區)人才隊伍。黨委總攬全局、統領各方的優勢顯現。按照結構化組建、專業化培養、統籌化使用、動態化管理的“四化”原則,統籌全市紀檢、組織、財審等力量,組建了320人的巡察人才庫,專兼結合,分批次輪換。
某個局的副局長談起入選巡察人才庫,坦言一開始也擔心,主要是怕巡察干不好,還影響了本職工作。
為了打消這種顧慮,巡察辦對入選巡察人才庫的同志進行系統培訓。同時,堅持分批次抽調人員,一般每人每年隻參加一輪巡察,基本不影響本職工作。
隨著越來越多的干部參加巡察,巡察“熔爐”的作用逐步顯現,發現的問題越多,干部的自省意識越強烈。
“村干部身上的問題,我們有沒有?要以此為戒,警醒自己。”
“在全面小康的路上,群眾很多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我們感到肩上的責任沉甸甸的。”
巡什麼?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讓干部打心底裡著急——
面粉廠倒閉30年,還拖欠著308戶村民的存糧,你們能不能解決?26年沒戶口,能不能上戶口?別人家樹擋著我家走路了,能不能刨掉?俺村離鎮上十幾裡路,能不能通上公交車?
…………
諸如此類“小事”,巡察組管還是不管?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到,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開展政治巡察,不就是為了發現並推動解決老百姓的問題嗎?
經過研究,林州市委將巡察村(社區)的內容確定為基層黨組織建設虛化弱化、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與群眾密切相關的民生事項3大類11項問題。
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巡察干部把群眾的“煩心事”“鬧心事”“扎心事”,當作關系民心向背的“大問題”“大政治”,緊抓不放,一抓到底,不見成效,決不收兵。
怎麼巡?借鑒常規巡察的做法,巡察村(社區)“照葫蘆畫瓢”並有所創新,在“巡、訪、察、督、建”五個字上下功夫。
“巡”得活。先試點,再推開,循序漸進,穩步推進﹔採用“一托二、一托三”的方式,每個巡察組負責2-3個村(社區),每年開展4-5輪,每輪組建20個組,每輪不超過40天時間,每2輪中間穿插一次“回頭看”。結合實際,靈活安排:對基礎較好、情況相對簡單的,快進快出,3-5天解決問題﹔體量大、情況復雜的,堅持時間服從效果,力爭10天左右巡深巡透。
“訪”得全。堅持做到“五訪六必到”,即開門迎訪、入戶走訪、地頭坐訪、受理信訪、跟蹤追訪﹔老黨員、老干部、貧困戶、低保戶、危房改造戶、信訪戶必訪必到。要求走訪黨員人數不少於村黨員總數的四分之三,戶數不少於總戶數的20%。
“察”得准。沖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查,充分發揮“顯微鏡”“探照燈”作用,對村級黨組織進行認真“體檢”,倒逼村級黨組織自覺把政治紀律嚴起來、政治規矩立起來、政治責任扛起來。
“督”得嚴。成立5個巡察督導組,每個督導組分包4個鎮(街道),督導組對整改情況進行排名、通報,整改不力的提出問責建議,所有問題建立台賬、對賬銷號,問題整改不到位絕不銷號。
“建”得細。先后出台巡察村(社區)工作規范、整改督查辦法、目標考核辦法等規章制度,推動巡察村(社區)步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
林州巡察村(社區)實踐的成熟規范,離不開中央巡視辦、省委和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的關注和支持。巡察啟動4個月之后,2017年9月,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任正曉到林州調研時,敏銳抓住了林州巡察村(社區)的創新意義和實踐價值,叮囑林州市委“進行總結,並進行專題匯報”。
接下來一年時間,省委巡視辦多次實地調研指導、全流程規范提升。
一年之后,2018年7月13日,任正曉同志再次深入林州5個村實地調研,認為林州做法貫徹了巡視巡察的制度精神和方法要義,緊密結合村居民情特點,聚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有效打通了巡視巡察向基層和群眾身邊延伸的“最后一公裡”,是“可行的、有效的、管用的,值得認真總結推廣”。
2018年10月12日,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在林州召開全省巡察村(社區)工作現場推進會,將林州經驗全省推開。
同時,省紀委、省委巡視辦聯合調研組也將23000余字的《關於林州市開展巡察村(社區)工作的調研報告》向省委做了專報。省委書記王國生,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孔昌生等領導同志分別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林州實踐探索。
王國生書記在批示中指出:黨的建設高質量要體現在強化基層黨建上,巡視巡察向基層延伸是省市縣紀委的一種探索,要認真總結,不斷完善,增強實效。
孔昌生部長指出“村居巡察為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向基層延伸找到了一個新抓手,為解決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中的老大難問題構建了一個新載體、新平台”。
2018年10月15日,全省巡察村(社區)工作現場推進會3天之后,中央紀委常委、國家監委委員、中央巡視辦主任王鴻津蒞林專題調研,認為林州巡察村(社區)工作“黨委高度重視、重點比較聚焦,方式方法緊貼基層,成效比較明顯”。
目標明確,責任清楚,方法對頭,政策支持,巡察村(社區)工作穩步推進。經過12輪巡察,林州市於2019年9月底完成了對584個村(社區)的全覆蓋,共發現問題6965個,移交問題線索467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揚利劍 惠民生 狠抓整改落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巡視發現問題的目的是解決問題,發現問題不解決,比不巡視的效果還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關鍵要在整改上發力。
聚力整改,林州市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立行立改。巡察開始,多數老百姓認為巡察組只是走走形式,不會解決什麼實際問題。為盡快贏得群眾信任,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巡察組立行立改,在短時間內打開工作局面。
7年前,橫水鎮西下洹村修水庫,水庫修好了,30多位村民4萬多元的工錢,承包人卻遲遲不給,一拖就是七八年。巡察組立即交辦並推動解決,聯合鎮黨委將幾位承包人叫到一起協商,3天就兌付了全部欠款。村民拿到工錢后敲鑼打鼓送上錦旗。一位老大爺激動地說:“真沒想到,我活著還能領到工錢。”
在巡察組督促下,桂林鎮紙坊村3年不亮的路燈一天就亮了起來﹔橫水鎮楊伯山屯村4位老人多年的高齡補貼幾天到手了﹔原康鎮椒楝峪村26年沒戶口的外地媳婦上戶了﹔河順鎮黃家坡村兩天安裝5個攝像頭,逮住了在村流竄作案的盜竊團伙﹔開元街道倉口社區一家屬院,居民公攤水費高問題一周就解決了。立行立改,讓群眾很快看到了巡察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贏得了群眾的信任,推動了巡察工作迅速開展。
12輪直巡,林州市立行立改事項共計1176件。
直查直辦。低保資金、救濟款、糧食補貼是農村群眾的“保命錢”“口糧錢”,但一些基層干部吃拿卡要、優親厚友、虛報冒領、騙取挪用,群眾反映強烈。對於這些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巡察組發現一起,移交查辦一起。
嚴懲“小官巨貪”:龍山街道其林台村信訪舉報很多,市委派駐工作組10多次,仍未解決問題。巡察組進駐該村后大量走訪群眾,查閱賬目資料,發現了村干部違紀違法的問題線索。移交市紀委后,查實了包括村支書在內的2名干部受賄1300多萬元、村出納挪用集體資金2億元的問題。3人均被開除黨籍,移送司法機關,受到了相應的刑事處罰。
劍指“蠅貪蟻腐”:任村鎮石界村原村支書在辦理低保過程中,收受群眾“好處費”近2萬元,受到留黨察看兩年處分。原康鎮寨南背村兩名干部,套取土地流轉費1萬余元,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龍山街道新興社區干部,給群眾辦理正常手續時索要500元好處費,並讓群眾請客吃飯,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退還違紀所得。
市紀委根據巡察移交和查辦的村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深入開展以案促改,做好案件“后半篇文章”,督促有關部門自我排查、堵塞漏洞,編印警示錄,制作警示片,強化查處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基層政治生態。
“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每減少一分,群眾和黨之間的距離就拉近一分。一位農村干部感慨說:“一次巡察比十次廉政課都管用!”
雙向移交。針對基層組織不健全、組織生活不規范以及制度不完善等黨建問題實施“雙交辦”,既交辦鎮(街道)黨(工)委進行整改,又交辦市委組織部開展專項整治。
黃華鎮席家窪村曾為河南省“中州名村”,前幾年“兩委”班子軟弱渙散,干群關系一度緊張。交辦整改后,支部班子得到調整,村庄面貌煥然一新﹔任村鎮陽耳庄村原支部班子一盤散沙,村黨支部書記的口頭禪是“管那麼多事干啥?有空去掙個錢吧”。群眾都說“這些干部耽誤了村子十年發展”。整改后,原支書被免職,鎮黨委重新任命新支書,“兩委”班子干勁十足。
2018年,針對巡察移交的基層黨組織各方面問題,市委組織部開展“問題支部清零”活動,著力整治“空殼”村支部、“不倒翁”村支書、“候鳥型”黨員。整頓村級支部108個,調整村級班子39個,涉及黨支部書記28人,其他村(社區)“兩委”干部35人,基層黨支部重現生機和活力。
分類交辦。針對水、電、氣、路、環境衛生等民生問題,堅決壓實鎮(街道)黨(工)委履行巡察整改的主體責任,“誰的問題誰買單”,務求見實見效。
橫水鎮有座“五歲橋”,2016年一場山洪將橋沖塌,從此成為“斷橋”,村民出行需繞行三裡地,民怨頗多。巡察組交辦給鎮黨委,並協調交通部門支持,兩個月后,一座長50米、寬7米的現澆板鋼筋混凝土橋竣工了。
開元街道主動落實巡察整改主體責任,共落實整改措施52項,補繳黨費10810余元,退還違規領取的補助105409元,解決群眾熱點、難點問題16起。
任村鎮清沙村十余戶村民6年用不上天然氣,巡察組將該問題交辦燃氣公司,不到一個月燃氣通了﹔桂林鎮千家崗村因線路架設不到位,群眾無法正常用電,巡察組交辦桂林鎮黨委和電力部門,半個月修通了電路。
茶店鎮八裡溝村“狗患”消除了,姚村鎮西牛村的企業欠費清收了,橫水鎮楊伯山屯失蹤的鐵橋“飛”回來了……通過巡察整改推動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數不勝數。
“林州巡察村(社區)的最大收獲,是發現並解決了一大批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巡察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從而讓群眾更加堅定地相信黨、依靠黨、跟黨走。”林州市委書記王寶玉說。
促融合 求創新 再啟治理征程
巡察村(社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群眾的滿意度空前提升。但也有疑慮,“就怕搞一陣子不搞了”,“你們走了,有些問題又冒出來了”。
面對群眾的擔心,林州市委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將巡察村(社區)工作深入一步,拓深一層,就勢開展共性問題整治。
將巡察村(社區)發現的問題歸納為3大類12項共性問題,由市委統一組織,相關市直部門牽頭,各鎮(街道)具體負責,全市集中整治。
12類共性問題分別是:黨建共性問題、違規發放補貼問題、三資監管不規范問題、“小金庫”問題、侵佔集體經濟利益問題、招投標管理問題、村(社區)監督委員會職能虛化問題、扶貧領域腐敗問題、非法使用集體土地問題、水資源管理問題、養殖業污染問題、老舊小區管理問題。
通過問題排查、集中公示、狠抓整改、完善機制,各項措施緊密銜接、壓茬跟進。
從2018年11月林州市委召開動員大會,到2019年上半年,共排查出各類問題39000多個,整改到位22000多個,收回集體土地2195畝,收回集體資產98處,收回資金3300余萬元,拆除或關停各類違建1421處,規范合同7168份,建立完善規章制度209項。
林州又一次走在了前面。這期間,陸續有全國各地260余個縣(市、區)前來交流學習。
2019年5月21日,在武漢市召開的全國市縣巡察工作推進會上,林州市作為全國唯一縣區代表作了典型發言,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的肯定。
中央看林州,全國學林州,林州怎麼辦?這是實現全覆蓋之后,林州市委的深入思考。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召開,為林州巡察村(社區)的持續深化推進指明了方向——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
林州總結共性問題整治的經驗做法,又率先提出“以巡促治”理念,從制度機制層面開展系統治理,推動從“深入發現問題”到“有效整改問題”再到“提升治理能力”的實踐深化,開啟了“巡-改-治”三部曲的第三步。
以巡促治,“巡”是基礎,精准發現問題﹔“促”是保障,發揮督促推動作用﹔“治”是目標,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
市委出台《關於進一步深化巡察村(社區)工作開展以巡促治加快推進村(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強化市委統領、巡察推動、部門主管、鎮村落實的工作格局,聚焦黨建、三資管理、為民服務、村居權力監督、意識形態、平安鄉村建設等方面問題,常態化開展專項整治、集中整治,持續在提升鄉村治理水平上用心用力。
建立健全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干部管理治理體系,打造“組織之治”。出台了促進農村黨支部高質量建設的二十條意見,重點開展“堡壘加固、隊伍優化、黨務規范、黨建融合、基礎保障”等五大提升行動,對黨組織建設、黨建制度落實等方面制定詳細的管理辦法。
建立健全農村小微權力監督治理體系,打造“廉潔之治”。針對村級小微權力監督和制約缺失、惠民惠農政策落實不力、侵害群眾利益等問題開展系統治理。強化村務監督委員會職能發揮,建立村務完全公開、集體資產資源處置、農村小微權力清單管理、財政專項資金垂直監管機制,織密扎牢基層監督網。
建立健全民生事項辦理服務治理體系,打造“民生之治”。針對涉及民生的基礎設施不完善、人居環境不佳、便民服務不到位等問題開展治理。修訂完善農村矛盾糾紛化解調處、村民議事協商、綜合服務、水資源管理等為民服務制度,加大人員、經費、機制三方面保障,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建設幸福家園。
建立健全農村三資管理治理體系,打造“產業之治”。針對集體資金收支管理、集體資產承包、集體資源流轉不規范等問題開展治理,厘清家底,規范管理,明晰產業發展方向。規范集體合同管理制度、集體資產資源交易和工程招投標管理辦法,積極鼓勵引導村民支持投身本村經濟建設、產業發展。
在以巡促治工作中,林州市在每個鎮(街道)選取一定數量的先進村(社區),以點帶面,提質培優,高標准培育以巡促治示范村,發揮“撥亮一盞燈,照明一大片”的典型引領作用。
臨淇鎮社書村通過以巡促治,收回兩家企業佔地款74萬元,收回集體土地22.5畝。並乘勢而為,改善環境、整修道路、修建廣場,建成了輕工業園,積極發展產業,投資170萬元建設香菇蔬菜大棚,讓村民不出家門就能就業。
姚村鎮下裡街村之前垃圾亂扔,私搭亂建,群眾佔用街道胡同養雞養豬,臭氣熏天。以巡促治進行徹底整治,完成道路硬化美化綠化,房前屋后閑散土地鋪設木柵欄、籬笆牆,栽植花木。並持續開展河道治理、湖面打造、深挖魚塘,建設百蔬園、瓜果園,打造田園綜合體。村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受益無窮。
橫水鎮后白村通過以巡促治,支部班子戰斗力和凝聚力明顯加強。今年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和村合作社發展生產兩不誤。支書汪慧麗感觸很深:“以前村干部‘怕’巡察,現在都是‘盼’巡察。通過以巡促治規范了村裡各項制度,辦事有規可依,干部找到了存在感,群眾有了發言權。”
目前,這些示范村組織強、產業興、村風正、民風樂,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振興現場教學點、觀摩培訓點。
2020年4月3日,省委書記王國生在全省黨建工作專題會上專門指出,“安陽探索以巡促治,總結林州‘巡—改—治’三部曲做法,形成‘黨委統領、巡察推動、部門主管、鄉鎮主導、村居落實、全民參與’的大治理格局,工作抓得很實”。
講奉獻 用真情 堅持人民至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准。
巡察村(社區)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具體體現。巡察代表黨委權威,用真心服務贏得群眾信任,用真情走訪增進群眾感情,用扎實整改堅定群眾信心,深深扎根群眾,緊緊依靠群眾,處處為了群眾,充分詮釋了共產黨執政為民的理念。
以情感人。巡察組在採桑鎮棋梧村走訪時,看到一位古稀老人正從路邊的陡坡上艱難地往下走,連忙上前攙扶並把老人送回家。得知他們是巡察組的,老人打開了話匣子,拖欠多年植樹勞務費的問題抖了出來。
以效服人。任村鎮清沙村緊挨著紅旗渠,但因為管道破裂需要破除路面,幾家單位推諉扯皮,導致700畝地8年多得不到灌溉,老百姓“守著紅旗渠卻種著旱地”。巡察組交辦后一個月,清凌凌的紅旗渠水就流到了田地裡。巡察組組長感慨:“紅旗渠是林州人的生命渠。我們第一時間交辦並推動解決,就是要讓紅旗渠精神永遠在群眾心裡流淌,從中汲取源源不斷的能量。”
以訪動人。隻有干部和群眾面對面,群眾才能和干部心貼心。巡察干部把“訪”做實、做透,做到了群眾的心坎裡。群眾白天不在家,巡察組就晚上走訪﹔群眾到地裡干活,巡察組就邊幫忙干活邊“嘮嗑”了解情況﹔群眾擔心在本村反映情況不方便,巡察組就安排異地談話……盤龍山的群眾感慨地說“老八路的作風又回來了”。
巡察干部的付出,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3年巡察全覆蓋,徹底激活了老百姓心底的期盼,大家都希望巡察村(社區)能成為常態,說“你們要能多來幾次會更好的”。
腳下沾滿多少泥土,心中才有多少真情。
將近三年,1000個日夜。12輪巡察,280個巡察組,1500多名干部輪次參加﹔談話走訪6萬余戶、15萬余人次。林州2000多平方公裡的溝溝坎坎、山山嶺嶺,都留下巡察人員走訪的足跡。
多次參加巡察的一位組長感觸很深:“巡察工作很苦很累,一輪巡察下來臉晒黑了、腳上磨出了泡,但心裡卻是甜的,隻有腳上沾滿泥土,心裡才會沉澱更多的深情。”
一位抽調的女組長說起巡察經歷,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當群眾敲鑼打鼓給我們送來錦旗表示感激,拉著我的手遲遲不肯鬆開的時候,我就覺得一切都值了,再苦再難為了淳朴的鄉親們都值得。”
抓基層 強基礎 啟示具體深刻
林州市巡察村(社區)全覆蓋有效打通了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裡”,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有力抓手,是對黨的監督制度一種新的貢獻。
——是落實黨對基層全面領導的重要途徑。巡察代表黨委權威,體現上對下的政治監督,必須始終堅持政治定位,重點針對巡察村(社區)發現的黨組織軟弱渙散、黨的領導虛化弱化、黨的建設流於形式、黨員管理混亂等問題,建章立制,長效管理。通過巡察,強化村(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屬性,突出了村(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功能,擦亮了村(社區)黨員身份意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厚植黨的執政之基,有力落實了黨對基層的全面領導。
——是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抓手。當前,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不斷鞏固發展,但“上熱中溫下冷”的情況依然存在,一些村(社區)黨組織管黨治黨問題依然突出,軟弱渙散狀態依然存在,甚至還有一些黑惡勢力把持農村基層政權。林州開展巡察村(社區),把監督觸角延伸到黨組織的“神經末梢”、延伸到群眾身邊、田間地頭,把巡視巡察“利劍”一插到底,把管黨治黨責任一壓到底,有力推進了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開展。
——是構建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監督格局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大提出,深化政治巡視,堅持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不動搖,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巡察村(社區)填補了中央、省委巡視和市縣巡察的空白,織牢了監督網的“網底”,完善了監督網絡的重要環節,實現了無死角、全覆蓋、零容忍。
——是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載體。如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構建新型基層社會治理格局,實現有效治理,是巡察“推動改革、促進發展”方針的重要內容。林州在巡察村(社區)全覆蓋基礎上,歸納鄉村治理存在的共性和傾向性問題,創造性開展以巡促治,通過巡察監督傳導壓力,推動各級各部門主動作為、積極履職,全面構建村(社區)治理機制,開創了符合基層實際的村(社區)治理新模式。
針對林州試點,安陽市委謀深做實“市推動”職責,加強對全市巡察工作的組織領導,先后出台《關於開展村居巡察全覆蓋工作的意見》和《關於深化市縣巡察向村(社區)延伸的意見》,連續兩年召開動員會和推進會,把巡察村(社區)工作納入縣(市、區)黨建述職評議重要內容。在具體工作中堅持“四統四抓”工作法,統一目標規劃、統一工作規范、統一整改要求、統籌以巡促建“四統並進”,抓隊伍建設、抓典型引領、抓督導指導、抓績效評估“四抓並舉”,有效推動了全市齊頭並進、多點開花。截至2020年9月底,安陽全市3522個村(社區)已巡3325個,覆蓋率94.4%,實現2018—2020年3年全覆蓋路線圖任務,目標可期。
“我們始終把推進巡察村(社區)工作作為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完善基層黨內監督體系的重要任務,著力發揮巡察的組織優勢和群眾優勢,回應群眾關切,久久為功,持續提升,有效發揮巡察在監督全覆蓋中的重要作用。”安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黃明海說。
尾篇
太行山高人為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
“巡察村(社區)黨組織工作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基層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保障作用,其成果為正在進行的村(社區)‘兩委’換屆提供了巡察樣本參考。下一步,安陽市委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抓基層打基礎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持和弘揚紅旗渠精神的時代價值,充分發揮巡察的制度優勢,持續推動巡察村(社區)常態化,強化監督保障落實,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安陽市委書記李公樂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