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這個夏玉米棒子長,軸細,葉子綠,活杆成熟,大家數一下,44個籽,乘以20行,為880個籽。”種糧大戶肖陽生伸手掰出棒子,正在仔細數著長度和粒數。
9月14日,河南省社旗縣組織100多名玉米種植示范大戶到農民張國生二畝先玉1466品種大田實地觀摩,目睹今年在玉米大面積鏽病暴發,但此品種依然翠綠,成為抗鏽先鋒。張國生讓大伙進自家的玉米地裡一探究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好產品就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
作為農業大縣,如何全面發展農業一步首先要從優良的種子品種抓起,社旗縣玉米良種對比展示現場觀摩會,旨在為玉米種植大戶解困引路。
汗水滴入土地,化作累累碩果。據悉,今年,社旗縣種植的2000畝先玉1466夏玉米,一畝地上150公斤天脊肥,棒子大,抗倒性,抗鏽性,豐產性明顯,專家測產畝產800公斤,豐收在望。
“俺就想來看看選什麼品種抗性好、品質優、產量高”。到場的種植大戶唐道麗說:“看到這個玉米長得就是好,棒大、粒勻、抗病抗倒伏,俺已經預訂200畝的了,明年就種這個。”
高級農藝師杜學雲說:“ 今天展示的玉米新品種,採用的是統-播期,統一田間管理模式,統一施肥、防治方法進行,品種隨機排列”。隨著專家的講解,大家不顧火辣辣的太陽,有的仔細觀察品種的特征特性,有的拿出手機不停拍照,有的直接;有的則看上中意的品種,咨詢訂購辦法、價格等。
種子被喻為農業的“芯片”。科技興農,種業先行,社旗縣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向農民宣傳推廣新品種,受到了種子生產者、經營者、使用者的青睞。通過觀摩營造-種良好的示范輻射氛圍,加快推廣一批 “可看可推”的玉米新優品種,推動全縣農業供給側改革,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社旗縣委宣傳部郭建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