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浉河區,是河南省的南大門,她地處淮河上游、大別山北麓,西環南灣湖,南枕大別山,素有“山繞綠城城砌玉,城裡碧水水飛虹”之譽。她地跨山川平原,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氣候溫暖濕潤,光照充足,雨熱同季,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達63.3%,森林覆蓋率達和空氣優良天數遠超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地處秦嶺淮河一線上的信陽是個非常特殊的地方,區域上雖隸屬河南,但文化自古歸楚,與中原文化大異其趣﹔淮南光州弋陽,雖自古屬楚,但由於武勝關的屏蔽,也與荊楚大地風俗迥異。多年來,便以其獨特的文化吸引了國內外的眾多游客。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依托浉河區優越的地理位置、秀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茶文化等資源,揚優勢、補短板、建載體、強保障,用好“革命老區、信陽毛尖、生態環境”三大品牌,奮力譜寫“共建美麗浉河、共創美好生活、共享發展成果”新篇章,傾心打造以茶旅一體、城鄉互動、多業融合、全員參與的新時代全域旅游新業態。
以茶促旅推動鄉村振興
浉河區是著名的綠茶之鄉,是全國十大名茶之一“信陽毛尖茶”的主產區和新派紅茶“信陽紅”的源產地。全區茶園面積已經發展到60萬畝,是全國緯度最北、面積最大的產茶縣區。每年的4、5月採茶季,立於茶山遠眺茶鄉,綠色在眼前滿溢、鋪展綿延不絕。浉河區以全域旅游創建為契機,積極推進產業融合,發揮茶葉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深入挖掘茶文化,在茶旅結合上當示范,創新旅游業的發展。產業培育實現“三產聯動”(農業、工業、服務業)﹔文化傳承實現“三維同現”(過去、現在、未來)﹔項目聚合實現“三宜同體”(宜居、宜業、宜游)﹔旅游配套實現“三生融合”(生產、生態、生活)。如今,到茶鄉“觀茶園、品香茗、賞茶藝”是來到浉河的游客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近年來隨著信陽菜的深入人心,來到信陽品信陽茶、吃信陽菜已經成為游客的必選項,茶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助推了浉河區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也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和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以城帶鄉共建美麗浉河
浉河區山青水秀,空氣清新,是人居的理想場所,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經過浉河人10多年的不懈努力,位於信陽市中心城區的浉河,已建成“河水清、兩岸綠、水上運動娛樂,兩岸游覽觀光”的帶狀公園,大大提升了城區品位。另外,浉河區大力實施城市鄉村環境綜合治理,旅游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沿浉河兩岸興建30多公裡的環城游憩帶,打造浉河新八景、建成十大城(郊)主題公園等﹔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全力打造鄂豫皖三省六市中心區域的城市特色商務區,使之成為河南與中南、華東諸省經濟交流的重要通道。在鄉村重點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培育宜居宜業宜游特色村等。“一湖碧水、十美鄉村、百裡茶廊、千峰競秀、萬頃林海”的大美景象已雛形初顯,“大美浉河”的品牌已初步叫響。
以景興游助力經濟發展
浉河區生態良好,景色宜人,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區南的雞公山,有“雲中公園”的美譽,山上有各具異國情調的別墅100多幢,是全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西郊的南灣湖風景區,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湖水澄碧,空氣清新,山川郁郁,洲島棋布﹔區東南的靈龍湖文化旅游區,千岩競秀,百壑爭流,“天然氧吧”引領豫鄂萬頃良疇﹔區北的國家大型水利工程出山店水庫,現已開始蓄水,建成后,將為浉河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浉河區不僅是一片綠色寶地還是一片紅色沃土,她作為著名的大別山革命老區,是河南省第一塊紅色區域的發祥地,是豫南革命的策源地。著名的四望山紅色旅游已列入全國紅色旅游“十三五”發展規劃,新四軍第五師師部舊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提名、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這片紅土地有著諸多城市名片。現如今,浉河區正按照“無處不風景、無處不休閑,無處不度假”的發展思路打造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著力把浉河區建成中原地區全域旅游示范基地、充滿活力的生態經濟先行區、全國有影響力的旅游、交通、物流中心,浉河區正向著“全域旅游”新時代,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福地大步邁進。(信陽浉河區委宣傳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