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古村“變身”旅游特色村

———探訪中國傳統村落浚縣白寺鎮白寺村

2020年08月05日08:45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浚縣白寺鎮白寺村的歷史可追溯至秦始皇時期。村內歷史遺跡眾多,如古寨牆、石雕石碑、120余座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至今,如皮影戲、散路燈等﹔旅游資源豐富,擁有素有“千層山、萬層石,琉璃旗杆養魚池”之稱的花斑石開採遺址,還有漢代墓塚群……

2016年,該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如今,村內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打造“一寨一塘一園一嘗”旅游線路,整合分散的旅游資源,深挖村內厚重的文化資源。去年被評為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近日,筆者來到該村進行了採訪。

秦始皇曾巡經此地,村內古宅古遺跡眾多

白寺村因背靠白寺山而得名,古名為白祀村。浚縣縣志中記載:據《水經注》記載,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東巡經黎地,於白寺山祭祀西岳,故得名。

“在秦始皇祭祀的地方,原有一塊巨碑,據傳是秦始皇東巡時立下的。上邊沒字,我們叫它秦皇碑,也叫無字巨碑。不過在碑座背面的右下方,刻有‘秦政過也’4個字。”白寺村工作人員劉紀楠說,這塊碑現存於浚縣博物館。浚縣文物局整理的天文地字》一書用這塊巨碑的圖片作為封面,標注著此碑立於漢前。

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以來,該村相繼為公社、鄉政府的駐地。“目前,村內的常住人口逾萬人,人多地廣,被稱為‘鶴壁第一大村’。”劉紀楠說。在村委會提供的村庄整體規劃圖上,筆者看到,依山東南麓而建的白寺村呈不規則長方形。

在現代氣息濃郁的村中部偏南,隱藏著一大片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多為明清古宅,有120多座。”劉紀楠說,古宅的牆體和局部裝飾都來自白寺山的青石,經手工雕刻而成,建筑所用的木料全部採用古代防腐防虫技術處理過。

近兩年,該村採取“以舊修舊,修舊如舊”政策,精選完好的舊磚石修葺了部分老宅的殘缺部分。

“‘武舉府’是白寺村最有名的古民宅。清朝時這裡出過一位舉人,這座宅子的建筑風格在全村也最為講究:三進院,硬山式建筑,屋頂上曾經有‘五脊六獸’。”說起村裡的古民居,劉紀楠如數家珍,門頭題字為“萬歷八年”的古宅是村內最早的一棟房子﹔保存最為完好的是楊維忠老宅,屬於清中期石牆民居建筑。

除了古民居,村內古遺跡眾多。如氣勢恢宏的唐代建筑隆興寺,村寨周邊遺存的東寨牆、西南寨門和抗日戰爭前夕為防匪患修建的平望,明清時期的商業老街,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人民公社和供銷社遺址……

塘口、大壺天、漢代墓塚群等旅游資源豐富

在白寺村人人都會說一句順口溜兒:“千層山、萬層石,琉璃旗杆養魚池”。描述的是村東北部的花斑石開採遺址——白寺塘口。

屯子鎮象山摩崖題記中載:明天啟六年(1626年)四月,欽差工部都水司主政吳炳奉旨到白祀(今白寺村)五塘等地開採花斑石,修建北京故宮的皇極殿。“白寺塘口是主要採石點之一,后來這裡被挖成一道大溝。”劉紀楠說。

在塘口,筆者看到不同顏色的石塊多層疊壓,崖壁中自然形成了多個洞窟和岩縫,較大的洞窟有2個,北窟即“大壺天”,左右兩側分別有青龍、白虎浮雕﹔南洞被稱為“龍洞”,相傳有“神龍”在此洞出沒,護佑村庄風調雨順。

劉紀楠介紹,在村南的山坡上有一大片古墓群,1977年曾被安陽地區文物工作者鑒定為漢墓。據《浚縣志》記載,此處還有顓頊、帝嚳陵,民間傳作皇帝墓。

另外,村內還存有一塊直徑和高度均達2米的大石,被村民們稱為“臥牛肚臍”,因白寺山形似臥牛,所以又稱為臥牛山。此大石與地面連為一體,因此村裡老人說此大石是牛的肚臍。

散路燈、皮影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流傳至今

作為中國傳統村落之一,白寺村不僅有著眾多的歷史遺存,還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保留的項目有皮影戲、散路燈、舞獅、武術、盤鼓、腰鼓等。

據老一輩村民介紹,村裡的皮影戲始於清朝,又被村民們稱為“清唱會”。表演者躲在帘子后面操作皮影進行表演,唱腔以平調、大棒子戲為主。“有端皮影的,有唱戲的,有拉弦的,有敲邊鼓的,一場皮影戲演下來要二三十個人參加。”村民毛學仁說,“這是俺村以前的主要娛樂方式,一到夜裡,全村人圍在一起特別熱鬧。”

在村史館內,筆者看到了皮影人,個個高達一米多,每張都是由純牛皮做的。

劉紀楠說,散路燈、武術等其實都是“敬火神”社火表演中的環節。其中,“路燈”是用草紙包裹麥麩的乒乓球大小的圓球,用棉清油浸過后點燃可持續燃燒一段時間。“散路燈時,村民用長鐵筷子將點燃的‘路燈’分放在路邊農戶大門兩側,邊走邊分散,使家家戶戶門前都亮著燈光,這燈光與天空的星辰遙相呼應,別有一番意境。”劉紀楠說。

打造“一寨一塘一街一嘗”旅游線路

採訪時,定位為農耕文化博物館的村史館即將竣工﹔以新中國成立初期10間窯洞打造成的白寺公社食堂已開門納客﹔寬敞整潔的鄉村振興學堂已開展農村培訓等數次﹔“依舊修舊”的明清商業街老店鋪已恢復10多家﹔依托人民公社、供銷社等新中國成立初期存留建筑設計的商業街也進入了規劃程序……

近幾年,白寺村依托豐富的農業資源和文化旅游資源,打造了“一寨一塘一街一嘗”的旅游線路,成為集明清傳統古村游、賞貢品花斑石開採遺址、品嘗農家特色美食、生態水果採摘、特色農業種植、高端民宿等於一體的休閑農業旅游地。

如今的白寺村已擁有“中國傳統村落”和“國家級森林鄉村”兩個國字號榮譽,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榮獲“鶴壁市先進村”稱號,被評為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目前,村委會正在准備“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申報資料。

在劉紀楠的帶領下,筆者來到了村北佔地5000余畝的特色種植項目園區,葡萄、獼猴桃、聖女果等碩果累累,美食廣場、特色娛樂項目等都將為群眾帶來收入。

據悉,該村實行“村集體+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模式,發展園區特色種植、採摘體驗、餐飲演藝等增加集體收入,園區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和果樹免費認領,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夯實基礎。(浚縣縣委宣傳部 李丹丹 李超)

(責編:辛靜、楊曉娜)

推薦閱讀

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

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

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