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

打造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

王建庄
2022年02月07日08:00 | 来源:河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打造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教育

□王建庄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好高职学校“双高工程”,这是对我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新部署新要求。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共有高等职业院校1521所,其中河南有100所,位居全国第一。尽管我省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多,但是一些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守旧、高素质师资队伍缺乏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职教高考”制度基本建立,职业本科教育规模达到16万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60%,并提出了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职业学校专业群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河南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要树立长远的战略思维,建设更加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推进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打造真正适应社会需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职业教育。

建立大职业教育的战略思维。职业教育要找准战略定位、确定目标方向,既要看到一年后、两年后、五年后,也要看到十年后、二十年后。职业院校的领导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理想,懂得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了解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有远见卓识和较强的管理能力。

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素质教师,改变一味追求高学历、高职称的导向,大胆引进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技术能手担任专业课教师。探索打破职称终身制的路子,尝试建立“岗位职称”制度。

促进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鼓励公办职业院校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与工作岗位相配套、与能力水平相适应、与业绩贡献相衔接的具有激励作用的工资分配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构建更加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自身办学定位、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新思想、新模式。

尽快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路子,集中力量办好一批人才培养质量较高、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本科高职院校,探索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一是纠正对院校的评价。评价一所职业院校如何,不能只看它的校舍、图书和仪器,也不能只看它的教授、博士数量,更不能简单地看它的就业率和升学率,而是要看它培养的学生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看这个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等等。二是改变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将以考试为主要手段的终结性评价改为全面衡量学生素质的真实性评价,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三是匡正对教师工作的评价。通过学生发展情况来综合评价教师的工作付出,以此为契机,改变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职业院校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建立“三个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校企结合。通过共建队伍、共建基地、共建方案、共建课程、共建课堂来助推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的有效实现。二是工学结合。体现为职业核心能力的学习、培训过程与工作岗位结合,构建“边工作边学习,为工作而学习”的培养模式,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后,直接到用人单位的具体岗位顶岗实习,在工作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技能。三是多证结合。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完成专业学历教育获得毕业文凭的同时,必须通过与其专业相衔接的国家就业准入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衔接起来,以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最新的工艺和技能,将其贯穿于学历教育的全过程,以此来组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作者系黄河科技学院教授)

(责编:黄莎、杨晓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许昌:群众的守护者 也有群众守护
  • 中国好人王永甫: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 孕妇突发大出血 交警“铁骑”护航上演“生死时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