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着力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郑州管城法院发挥破产和解制度优势  助力中小民营企业 “绝处逢生

2021年12月30日15:44 |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小字号

只差一丁点,李超(化名)奋斗7年多的心血就将付诸东流。回想起前段时间公司不得已走上“破产”之路,李超仍心有余悸。

2014年5月,李超在郑州注册成立了一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计算机程序软件开发,经营状况还算稳定。可天有不测风云,疫情冲击之下,公司业务收入锐减,今年7月又叠加了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导致该公司经营亏损严重,公司现金流一下子紧张起来,之前欠下的张某等多名离职员工共计10万余元的工资,迟迟无法兑付。

恼怒之下,涉案前员工申请劳动仲裁,与李超的公司确认了职工债权,可手头资金周转困难的李超依然无法按期还钱,不得已,张某等债权人陆续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然而,管城法院执行局经过线上线下财产查控后,发现该公司无财产可供执行,故对该系列执行案件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法院将结果通知张某等债权人后,张某等人勃然大怒:“好歹也是个公司,连这10万多块钱都拿不出来吗!那就走破产程序,变卖公司资产,我就不信还不了这点钱!”

经申请执行人张某申请后,管城法院将相关执行案件移送至郑州中院进行“执转破”审查,2021年10月19日,郑州中院指定该案由管城法院审理。

收到法院通知后,李超震惊加不解:“这么多年来,我夙兴夜寐,劳心费神,终于把公司做出一点起色,受大环境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现在因为欠了个人十万块钱,就要把我辛苦7年养大的‘孩子’给杀掉,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更无法接受!”

一边是已经失去耐心的债权人,一边是不愿放弃的创业者,双方矛盾不断升级。

承办法官庄巧利深入了解情况后,认为解决双方矛盾不是只有破产一条路可走。直接给李超公司破产了,倒是简单省事,但不利于保护市场主体、激发经济活力。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企业兴则经济兴。如何用司法力量帮企业纾难解困,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发展是管城法院一直以来秉承的办案原则。主意打定,庄法官调整了办案思路,引导当事人通过和解方式解决纠纷,从而实现双方利益共赢。

然而,现实又给法官出了道难题。“不可能!我不同意和解!除非他立刻就把钱还了!”法院以及管理人在与债权人张某沟通和解方案时,被一口回绝。“之前他每次都说马上还,马上还,光说不兑现,谁还敢信?他创业不容易,我们打工挣点钱容易吗!别说和解了,我都想扇他几个耳光!”

双方情绪严重对立,案件办理一度陷入僵持状态。怎么办?法官采取了“背靠背”“面对面”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分别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

“我非常理解你们讨薪的不容易。但你们曾经也是公司的一员,公司现在遇到难处了,你们忍心看它破产吗?十万块钱不算多,李超承诺了一定还你们,但三两天内确实难以筹措,能不能宽限一段时间?”面对债权人,庄法官动之以情,苦口婆心。

对李超这边,管城法院倾力相助,一方面免除了该公司的相关诉讼费用,另一方面与管城区政府联动协调、共同筹措,将李超应付给管理人的费用核减至1.5万元,并予以救助。

想起创业的艰辛和守业的不易,李超心酸难耐,但看到法院无私帮助,尽最大努力保住他奋斗多年的心血,李超异常感动,表示一定尽最大努力将钱尽快凑齐,还给债权人。

2021年12月7日,李超提出和解协议草案,并向法院申请破产和解,将和解协议草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并获得通过,法院依法裁定认可和解协议。一周后,李超凑齐了钱,将张某等人的债务全部还清。12月18日,管城法院裁定破产和解终结,至此,濒临破产的公司终于迎来新的生机。

事情的圆满解决促使双方当事人冰释前嫌,握手言和,两方当事人共同向庄法官送来了锦旗表示深深的感谢。

然而,“破产和解”只是给企业一个喘息的机会,想要重获新生仍然困难重重。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李超含泪解释,正是由于其他公司拖欠他们的款项,才造成企业举步维艰,现今垂死挣扎的局面。管城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了解这一情况后,当即决定“一帮到底”。由于李超非常忙碌,为了不耽误他正常工作事务,优化办人员趁午饭时间,自带盒饭来到他的办公室,与他一起边吃边谈,更深入细致地了解了公司面临的实际困难。李超感慨说:“做企业真的很难,尤其是我们这种小企业,大客户欠我们钱我也不敢追着要,怕逼得紧了失去客户造成更大损失,我已经四十多岁了,时不时还得要父母、朋友帮助支援,每次想到这些真是觉得没有希望。”话到此处,堂堂男子汉也禁不住潸然泪下。

“我们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的重要职责,就是帮助解决中小微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只要你有需要,我们管城法院会依法帮你积极协调各方尽快结算工程款!”管城法院党组对此高度关注,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积极推进,经过多次沟通,部分公司结清了拖欠李超的工程款共计20多万元,李超的公司终于“活过来了”。

“优化营商办公室的同志牺牲个人时间为我们跑前跑后、组织双方协调,帮助我们的项目回款20余万元,这笔钱足以让我们度过这个寒冬,解决了我们公司的大困难。从你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法律的尊严,更感受到了人民法院对困难私营企业的扶持与帮助!你们为我们所做的,比政策更有说服力,比承诺更可靠!”李超在给管城法院送来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本案是管城法院将持续深化破产案件审判,全面落实“执转破直通”机制、快审快办、高效高质、多方满意的一个生动缩影。破产速裁案件办理期限是6个月,日常办理相对简单的案件也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办结,而李超公司的案子从接收到案件办结共计历时57天,接到案件第一时间发出公告招募管理人,案件办理一日一报一总结,案件推理进度节点实时记录,全方位确保第一时间化解纠纷,第一时间给企业发展多一线生机。

2021年,管城法院以便捷、高效、公开、公正、低成本、可预期的评价标准,重点围绕“执行合同”“破产案件办理”和“保护中小投资者”三个评价指标进行谋划、开展工作。持续破除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多措并举为管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截至目前,管城法院买卖合同结案率达96%,小额程序适用率49%,简易案件适用率达97%,知识产权案件结案率达97%,执行合同时长全市排名第二。在诉源治理,司法便民,保护中小投资者审判专业化、提升中小投资者权益司法保护等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上亮点纷呈,先后多次被中央级、省级媒体采访报道。(郑州市管城区人民法院马恪供稿)

(责编:黄莎、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一条留言,让群众的出行更方便
  • 与死神“打赌”21年 从小伙熬成爷爷
  • 寻找故土思念的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