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专家建言献策河南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人民网洛阳12月15日电(智泓)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如何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12月14日至15日,来自全省的专家、教师等代表等齐聚洛阳师范学院,建言献策并“现身说法”。
活动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主办,洛阳市教育局、洛阳师范学院承办。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13个片区牵头高校的相关负责人,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洛阳市大、中、小、 幼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省委高校工委专职委员何秀敏在讲话中说,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政治责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课题;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是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未来,河南省的思政教育工作要深化理论武装,做全会精神学习的领头雁;要提升能力水平,做好全会精神宣讲的示范员;要坚持知行合一,争做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的先锋队。
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陈凯宣读了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成立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通知》。他在总结发言中说,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成立,可以让我们通过这个平台更加深入思考如何把我们的队伍建设做好?如何把我们的理念素养和技能提升起来。
针对“如何做好一体化衔接”“各学段的责任”“未来的工作规划”等问题,与会专家和教师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洛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宋文献认为,要找准大学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中的定位,而洛阳师院的作用定位于做政府要做而没有精力去做的事,发挥好补位的作用;做中小学想做而没有资源去做的事,要主动上位;做思政课教师愿做而没有平台支撑去做的事,要主动到位。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玉璞认为,思政课教学机构作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具体实施者和责任主体,需要各尽其力,各负其责。而高校作为有效衔接和螺旋上升的一端,应积极承担自己的职责使命:担当机制创优的协同责任;担当师资创优的“孵化”责任;担当研究创优的引领责任。
洛阳市实验中学思政课教师王玮玮认为,身教胜于言传。特别是面对年龄尚小的中小学生,思政课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更是无穷的。如果老师谈及祖国,激情澎湃,学生就从中学会了爱国;老师敬业爱岗、认真严谨,学生就自然学会了责任。学生不仅看老师在说什么,更看老师在做什么。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福运认为,在目前阶段,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经过破题和探索,当务之急要解决教学目标统分综合、教学方法多维匹配、教学内容纵向衔接、政治教学体制机制纵向管理体制建设等问题。
在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授课展示环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教师王雯卉、洛阳市东升第三中学教师许丽、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教师陈浮等分别以《富起来到强起来 改革创新谋发展》《中国共产党 百年正青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等展示了各自在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建设方面的理论性、学术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探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