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登封6月13日电(智泓)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位于河南登封市的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的少室阙、会善寺、启母阙三处文化遗产,完成基础设施与外部环境改造提升后面向社会开放。
中岳嵩山南麓的登封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26项,是全国拥有国保单位最多的县(市),也是河南省5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近年来,登封市积极打造国家级监测预警体系,大力实施“文物活化利用”工程,并于2020年9月投资1.53亿元,实施嵩山历史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对少室阙、会善寺、启母阙等7处文物景点进行规范提升,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进双赢,“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保护管理获最高5星级荣誉。据介绍,新开放的三处文化遗产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少室阙、启母阙为嵩山汉三阙其中之二,是罕见的汉代地上建筑遗存,阙身画像是沉雄的汉代艺术的集中反映;会善寺始建于北魏,其大殿系元代建筑,建筑形制、技术对我国建筑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登封坚持生态优先、文化引领、绿色发展,精准把握山城规律,沿山发展、环山发展,全线33公里的环嵩山旅游公路于今年5月1日建成通车,把嵩山“汉三阙”、少林寺、会善寺、嵩阳书院、中岳庙等“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文化遗产串珠成链,有力支撑了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黄金文化旅游廊道建设。
同时,登封以大景区理念规划建设美丽县城,城市景观大道、主干道等城市路网不断迭代升级,依路扩绿、以绿连园、以园显山,城市景观主轴被改造成“城市会客厅”,加之完整居住社区持续提升服务市民与游客的功能,强力推动文旅转型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正由“多景点+小城市”向“大景区城市”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