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琴车间内的提琴。人民网 徐驰摄
初夏,河南确山竹沟镇小王庄一间作坊里,随着4名巧妇手中的刻刀旋转,一块毛糙木料逐渐蝶变为精致琴头。不久,它们将镶上手工提琴,出口海外。这种作坊,全镇有122家,散布在61个村庄。
手工提琴产业为啥会扎根在偏远山乡?2015年,在北京闯荡多年的“制琴师”集体返乡,在老家确山县办起制琴及相关企业160多家,带动从业人员2600多人,年产提琴约40万把,产值6亿元左右。其中,中高档手工提琴占全国市场的80%,远销欧美国家和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近日,河南省印发《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意见》,要求构建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社会性流动格局,促进人才回归、技术回乡、资本回流,用乡村振兴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确山手工提琴制作产业,即是引领时代的“弄潮儿”。
截止到2020年,河南累计招返回乡人员164.86万人,带动就业972.3万人。“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成为新时代河南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讲乡情、谈前景、付真情,吸引“凤还巢”
车间内,工人在制作提琴。人民网 徐驰摄
回家还是留下?回忆当年纠结,王金堂至今仍觉“侥幸”。“回来干,现在看是对的。”
2015年初,一场在京确山籍提琴产业人才回乡对接会上,确山县代表、时任竹沟镇党委书记刘冬梅站在椅子上呼吁,请大家回乡发展创业,“3年不收税、免收3年标准化厂房的房租、子女直接进县城学校就读……”条件不能不算优厚,但老乡们仍疑虑重重。
“现在说得好听,万一不兑现,哭都没地方哭!”
“都是老乡,能坑咱们?”
“北京信息灵、机会多,离开了,原材料咋运,老客户咋办?”
70多名确山籍提琴厂老板,七嘴八舌吵作一团……“我们都是农民出身,生意做得辛苦,眼光不够长远,所以会有不同意见。”王金堂说。
1986年起,一批批确山人靠着亲戚传、老乡带,到北京学做提琴。到2010年,从业者已近1000人,在制琴行业叫响了“确山师傅”的名头。他们租着小院子,经营小作坊,在北京城的角落,时而牵挂留守孩子老人,时而兴起回乡创业梦想。但真决定去留,他们还是害怕者居多。
王金堂比别人更多一分犹豫。30多年前,王金堂只身到北京,没找到工作时,有过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窘迫,有些时候也睡过建筑工地;后来,在工艺美术厂当上临时工,学习制作工艺小提琴,后又历尽千辛万苦,学做真正的小提琴,逐步熬成技艺娴熟的制琴师。
1994年,他曾回到过老家确山县竹沟镇,和镇政府联合建了一家提琴厂,年产量达到500把,但因为物流、信息跟不上,管理体制不灵活,企业最终倒闭。他赔了血本,又重返北京生活,受腰间盘突出病困扰时,还到同乡李建明的制琴公司打过工。
吵吵闹闹中,有人大着嗓门开条件:“路远,拉设备,政府得掏车费……”这让刘冬梅又气又急。为了“引凤回巢”,县里付出已经不少:2013年起,县领导过年过节登门拜访,在老家还专门搞基础设施吸引大伙儿,赴京前她在领导面前立下“军令状”,说一定能把提琴产业转回确山。没曾想,事情要泡汤。
最终,在北京的76名确山籍制琴企业家及制琴师,只有6人决定返乡创业。动身时,仅剩3人——王金堂、李建明、李守强。
变化出现在一年后。回到家乡的三位琴厂老板进驻县里专门建设的提琴产业园后,发现政策一个个落地,企业发展迎来新机遇,特别是李建明的昊韵乐器有限公司,规模和利润呈几何数字翻番。加上作坊产业在京政策调整,越来越多老板将企业迁回了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