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公众“博物馆游”热情高涨。放眼全国各地博物馆,游客激增、人气爆棚成为“新常态”。
“数说”国人爱逛博物馆
公众到底有多爱逛博物馆,数据会“说话”——
“五一”期间,河南博物院在实行错峰限流预约参观的前提下,总参观人数达6.2万人次。
郑州博物馆新馆推出的“黄河珍宝——沿黄九省(区)文物精品展”则刷屏了河南人的微信朋友圈。该馆5月1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五一”期间接待观众近7万人次。“数据显示,郑州博物馆新馆吸引了湖北、山东、黑龙江、河北等多地观众前来参观,而且逛博物馆的观众越来越年轻化。”郑州博物馆副馆长郭春媛说。
“考古热、文博热折射出的是文化自信,大众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明的多彩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说。
博物馆越创新越有魅力
创新,让博物馆更有魅力。河南博物院无疑是其中的典型。
今年4月,河南博物院荣登“中国博物馆热搜榜”十大热搜博物馆前三,紧随三星堆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之后。
“2020年9月河南博物院主展馆重新开放后,重磅推出基本陈列‘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及系列专题展览,通过5000多件精品文物深度解析中国古代都城‘择中’理念。”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我们将5G、VR、AR等新技术融入陈列展览、社会教育之中,使文化遗产内容可视化、历史信息情景化,有助于观众得到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与文物隔着玻璃匆匆对望,总是令观众有意犹未尽之感。因此,以馆藏文物为元素的文创成为博物馆创新的重要领域。自去年12月以来,河南博物院打造的创意品牌“考古盲盒”火爆出圈,屡屡卖到脱销。“今年‘五一’期间,豫博文创总收入破百万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27%。”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说,现在,豫博文创已经开发了700多种文创产品,且“走出去”的步伐也越来越大,走向上海、成都,未来还要“出海”。
观众也得做好“功课”
“这就是由2000余片绿松石片粘嵌而成‘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太震撼了。前段时间看二里头博物馆的直播,我就被‘圈粉’了。”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厅内,来自长春的游客陈楠兴奋不已。
从一票难求到“为一座馆,到一座城”,体现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博物馆而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文物“开口说话”,给观众带来参与感、互动感。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馆长王献本表示,馆内的2000多件文物和展陈设计,都在尽可能“活化”展示二里头遗址60余年的考古成果,讲述大家看得见、听得懂的故事。
“博物馆收藏的每件文物,都是历史的浓缩、文化的结晶。”马萧林建议参观者更多地去关注文物背后的故事,在参观前做好功课,才能让参观之旅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