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县西岗镇五年来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探索创新“112333” 发展之路,累计减贫 1043 人,贫困人口全部实现动态清零,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5 年的 3800 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9100 元,年均增长19%,实现了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抓好一支队伍,打牢组织基础。强化服务区管理负责制,组建扶贫“轻骑兵”队伍,设置“一区 1 名指导员、一村 1 名扶贫专干”的工作体系。定制度,定奖惩,实行行政村月排名、服务区季排名、每年进行总排名的上墙通报制度,打牢了组织基础。
树牢一个理念,擘画发展大局。西岗镇以实现“三富”“三美”为目标,树牢“1+3”发展理念,即“以党建为统领,以果蔬产业、人居环境、社会治理为抓手,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持两条路径,持续健康发展。以“扩大产业规模、建立特色品牌”为基,坚持走“党建+规模化+特色品牌”和“党建+村集体经济+农户”发展之路。在产业规模上,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了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黄桃核心产区 2000 余亩,实现年增收3000余万元;发展了方寨、江屯、罗元为核心的辣椒、山药、大蒜等蔬菜产区 3000 余亩,实现年增收1800余万元,初步形成多种果蔬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在品牌建设上,举办了“辣椒飘香?火红西岗”观光采摘节、“方寨蒲园开园暨蒲公英线上直播促销”等系列活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群众增收上,总投资1026万元,实施了方寨、宋街等七个果蔬产业项目,实现年收益85.5万元,覆盖35个行政村,与全镇417户1043人脱贫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践行“三个三”,聚力提质增效。坚持三个强化。为有效阻击防致贫、防返贫。一是强化产业带动,探索产业体系模式,促进低收入人群就业增收,通过产业已带动157名低收入群众就业增收。二是强化摸底核查,坚持对低收入群众定期摸底核查,确保监测对象应纳尽纳。三是强化措施跟进,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及时商议和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针对具备发展生产条件有劳动力的监测对象,积极帮助申请小额信贷,排查有就业意愿人群,积极推荐合适岗位,实现岗位推介全覆盖。现有劳动力的510名低收入人群已全部就业。激活三方力量,党员干部带头。方寨村支部书记张中保注册富强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种植200 余亩黄桃、200 余亩大蒜,并提供大量务工岗位。社会能人带动。通过“头雁回归”计划,宋街村乡贤宋桂安回村担任“名誉村长”种植黄桃 100 余亩,提供就业岗位,为打赢脱贫攻坚贡献力量。群众积极参与。通过引导、示范、带动,让群众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秦街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种植黄桃 300 余亩,年均纯收入达 240 万元。建立三个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扎实做好规划布局、机制创新、服务保障“三篇文章”,实践总结出品种、技术、销售“三个统一”的管理模式, 实现品质、销路、价格“三个保障”,建立健全了产业发展与带贫机制、产业发展与壮大村集体经济、村经济合作社与贫困群众参与合作增收“三个利益联结机制”。(鹤壁市委宣传部王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