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张杨摄
人民网郑州4月28日电(时岩)“河南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约有1.03亿人,其中城乡居民参保9012万,位居全国第一。只有构建全国统一的医疗经办管理体系,大力推行服务下沉,才能做好城乡居民的服务工作,解决好医保经办‘最后一公里’的难题。”4月27日,在河南省政府“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委编办副主任王付林表示。
民生无小事,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关系亿万群众。河南省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如何实现更好“病有所医”保障?王付林介绍,随着改革的深入,未来的乡镇(街道)要明确承办医疗保障管理服务的工作机构,村(社区)结合实际配备相应数量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乡村(社区)全覆盖,从体制机制上保证了城乡居民医保经办工作的开展。
王付林解释,探索推进市级以下医疗保障部门垂直管理工作,主要考虑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开展调研,学习借鉴先进省市好的经验做法,通过深入市县充分调研,全面把握实施垂直管理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其次是摸清底数,对市县两级医疗保障部门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最后是做好“试点先行”的准备。在相对成熟的省辖市开展市级以下医保部门垂直管理试点,及时总结试点经验,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适时全面推开市级以下垂直管理工作。
“下一步,各级编办将协同医保局等有关部门,在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职责基础上,统筹优化和综合设置乡镇和街道党政机构、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基层医保经办机构建设,构建更好服务群众、简约精干的基层组织架构,补齐医保经办等民生领域的公共服务短板。推动编制资源向乡镇和街道倾斜,进一步充实加强基层工作力量,全面提升医保经办水平。”王付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