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为贯彻落实巩固脱贫成果总体部署,淇县教体局利用在城乡学校投资建设的50余个录播教室和一个“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服务中心,采取城乡学校“强校带弱校,一校带多点”结对扶助模式,城乡学校统一安排课程表,常态化开展“三个课堂”教学应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广泛开展互动式、直播式、观摩式等多样化网络扶助教学,使农村学校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课的问题得到根本改变,缩小了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推动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淇县“三个课堂”建设应用为巩固全县教育脱贫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打造小学“名校网络课堂”
利用县“三个课堂”服务中心和录播教室设备,安排县城小学名校与农村薄弱小学组建成19个网络直播互动教学扶助对子,常态化开展“名校网络课堂”教学。淇县小学“名校网络课堂”实现了城乡小学学生“异地同上课”,缩小了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全方位地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县小学范围内共享,满足了农村小学生对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全面开展初中“名师课堂”应用
县教体局安排县直实验学校和第五中学牵头,把全县城乡初中学校组建成南、北2个网络直播观摩教学协作区,利用县“三个课堂”服务中心、录播教室设备,县直实验学校和第五中学组织学校名师在录播教室常态化开展网络直播观摩课,其他9个农村初中学校教师在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收看本协作区名师直播的观摩课,解决了农村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发展水平提升的问题,以县城名师带动农村教师水平提升,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促进了城乡教师专业共同发展。
积极探索乡镇区域“专递课堂”应用
指导北阳镇中心学校利用县“三个课堂”服务中心和本镇网络直播教室、“班班通”设备,整合优秀的音乐、美术学科教师,进行“专递课堂”试点教学。试点工作让本镇12所小规模学校180余名学生开齐、开足、开好了音乐、美术等薄弱学科,实现了为农村薄弱学校的孩子扶志、扶智。同时正在积极推进北阳镇“专递课堂”模式在全县复制、推广。
几年来,淇县城乡结对学校每学年开展“三个课堂”教学1800余课时,“三个课堂”建设应用促进了城乡间教师的交流和优势互补,圆了农村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梦想,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均衡发展,受益师生达2.89万人,其中农村师生1.23万人,为巩固脱贫成果贡献了教育的最大力量。(鹤壁市淇县县委宣传部 付景川 王倩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