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邓州市国家杂交小麦项目产业化基地,刚起身的杂交小麦在春雨的滋润下,叶子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雨珠,青翠欲滴。
“基地种植了370亩杂交小麦,目前正处于返青起身后的拔节期,前段时间气温回升较快,麦子生长速度也很快。从目前拔节情况看,要好于往年同期。”国家杂交小麦项目(邓州)产业化基地技术负责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高建刚介绍。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邓州市是农业大市,近年来积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稳地扛起了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2017年3月,邓州市政府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签订了《关于建设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的合作协议》,成立了国内唯一的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近几年来,基地依托我国原创的“中国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按照现代产业全产业链一体化设计,以围绕国际前沿、攻克产业核心技术为方针,开展杂交小麦品种创制、规模化高效种子生产、杂交小麦示范推广与产业化等内容,杂交小麦种子快速在我国黄淮等主产麦区、环渤海盐碱地带得到了推广种植。
在腰店种植基地,绿油油的杂交小麦苗在微风吹拂下荡起层层绿色麦浪,麦田区间道路沟渠纵横交错,白色的机电井房点缀其中,一幅现代农业新图景展现眼前。
目前,邓州市腰店、十林、刘集等地共种植京麦系列杂交小麦种子5000余亩,机械化率达到90%,京麦系列全程机械化种子生产体系已初步构建完成。
“制种最高亩产突破了500公斤,中试突破了400公斤。2018年以来,邓州杂交小麦连续三年大田制种产量突破300公斤/亩,2020年腰店种植基地京麦22产量更是突破了350公斤/亩。”高建刚说。
据介绍,从2018年开始,产自邓州市的杂交小麦种子,已连续三年销往北京、天津一带和河北、山西等北方主产麦区。在满足国内场的同时,种子还远销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平均每年销售杂交小麦种子超过了300万斤。”高建刚说。
2020年,杂交小麦组合在巴基斯坦测试,增产组合比例约70%,增产幅度平均50%,最高增产幅度达到70%,杂交小麦JM1683在亩播量1公斤的条件下,较巴基斯坦当地常规小麦品种增产20%以上。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中央一号文件先后提出,农业现代化首先要种业现代化,对种子改良、生物育种都有了更高要求。作为杂交小麦科研工作者,我们会利用好手中的技术,培育出更好的杂交小麦品种,为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安全做应有贡献。”高建刚说。(邓州市扶贫办邓波 王崇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