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生态产业绿了青山富了民

2020年05月26日16:58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作为首都人民的“大水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淅川县始终把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近年来,大力发展软籽石榴、黄金梨等生态产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拓宽销售渠道,探索出了一条生态富民之路。

眼下,九重镇丹亚湖软籽石榴基地里,到处是一片花的海洋。基地负责人梅发德正在进行技术指导。近几年,梅发德的石榴园年年喜获丰收,味道甘甜、品质优良的石榴给他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十几年前,梅发德还是从事集辣椒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传统农业,收入比较稳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传统的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丹江口水质,发展受到制约。许多像梅发德一样从事传统农业过日子的老百姓失去了产业支撑,生活一下子变得茫然无措。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面临保水质、护运行和扶贫开发的政治任务,淅川县委政府坚持走生态农业、绿色扶贫的道路,结合淅川优势,确定了水清民富共赢发展之路。在第一时间出台了《淅川县扶持生态产业发展意见》,决定在九重镇大力发展软籽石榴、金银花等生态产业,并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对产业在基地建设、生产设施、信贷支持、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补贴。在政府的号召下,梅发德2015年开始投身发展软籽石榴。经过几年的努力,从去年开始,软籽石榴产业的效益已经倍增。

梅发德说:“改革开放40年来,政府的政策是非常好。我举个例子说,政府近几年为我们淅川县发展软籽石榴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第一,政府对淅川的这个软籽石榴宣传力度非常的大;第二,政府的投资也比较大,给我们每年支持每亩四百元的费用,还有林业局和农业局每年给我们支持的肥料等等一切,和一些环境设施、一些路段的维修、电力设施,政府给我们支持的力度非常大。我们以后会更好的把我们这个石榴管好干好,为咱们淅川县做好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小的一棵石榴树,有着巨大的产业扶贫功效。在九重镇,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发展软籽石榴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土地的流转,解放了劳动力,使得青壮劳动力从田间耕作中得以解脱。基地的日常用工以贫困户为基础,让当地村民就近务工,赚取收入。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九重镇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上,近几年来,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培育和发展新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软籽石榴、金银花为主的生态产业。目前已经培育建成了仁和康源、丹亚湖等18000 亩的软籽石榴基地。13500多亩的金银花高效农业示范区。年均效益可达近2个亿。每年可提供一千多个就业岗位,租金和劳务费每年可为地方农民创造800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收入,带动近2000多人的脱贫致富。

据了解,为大力发展软籽石榴产业,淅川县创新“三权分置,利益共享”的带贫模式,使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实惠。通过土地流转,使老百姓得到租金;同时通过返租倒包,以及基地务工使老百姓得到酬金,切切实实做到了“一地生三金”的效果。在产业见效后,每年按照“1:4:5”的约定分成,即村委会占10%,企业占40%,农户占50%。通过这一带贫模式,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目前,淅川已经发展软籽石榴、金银花等高效生态农业30余万亩,在丹江沿线建成32个精品生态观光示范园,6.5万渠首农民端上“生态碗”,带动1.2万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近2万元。(淅川县委宣传部 王鸿昌 王瀚供稿)

(责编:于思远、杨晓娜)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