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2日清晨,安徽省泾县宣纸厂工人肩挑宣纸制作原料——稻草、檀皮,运往山坡准备摊晒。
宣纸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因其具备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等特点,故有“国之瑰宝”、“纸寿千年”之誉。宣纸的传统制作工艺在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宣纸的原产地安徽省泾县,至今仍沿用着明清繁盛时期生产宣纸的捞纸、晒纸、剪纸等100多道纯手工工序,整个制作周期至少历时一年。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责编:于思远、杨晓娜)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