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人民网郑州4月23日电(王佩)“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随着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高,河南省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近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现状如何?4月23日,河南省高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就2019年全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情况进行通报。
2019年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案11623件
发布会上,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史小红通报,2019年,全省法院受理各类一审知识产权案11623件,结案10381件,审结率89.31%;全省法院受理各类二审知识产权案1208件,结案1033件,审结率85.51%。
据介绍,这些知识产权案包括商标权类案件、著作权类案件、专利权类案件等。
新业态、新领域案件不断出现
河南省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有啥特点?史小红介绍,主要有5个特点:案件数量上升快,地区分布不平衡;商标权、著作权纠纷占比大,小标的案件多;专利等技术类案件增长较快,新业态、新领域案件不断出现;服判息诉率高、审理周期短;精品案件不断涌现。
近年来,全省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呈持续上升趋势,2018年受理一审案件8628件,2019年受理一审案件11623件,分别同比增长33.4%和34.7%。
“这表明当前知识产权纷争快速上升,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快速提高。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知识产权案件较为集中地发生在郑州、洛阳、新乡等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郑州法院共受理一审案件5666件,占全省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总数的48.7%;受理案件最少的中级法院为20件,仅占全省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0.17 %。”
此外,随着市场主体技术创新活跃程度增强,涉及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出现。2019年,全省法院新收专利、植物新品种等技术性较强的一审案件981件,同比增长36%,持续快速增长势头明显。
着力解决“赔偿低、举证难、成本高”问题
为了解决一直以来知识产权案件“赔偿低、举证难、成本高”的问题,河南法院通过加大民事侵权赔偿力度、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创新司法机制等举措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对于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群体侵权、以侵权为业者,用足用好法律惩处手段,支持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惩罚性赔偿请求,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对于持续时间长、地域范围广、规模大或者造成严重恶劣影响的侵权行为,依法从高确定惩罚性赔偿的倍数;在尚未设立惩罚性赔偿制度专利权、著作权等领域,参考惩罚性赔偿的立法宗旨和计算标准,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体现惩罚性因素,显著提高侵权成本。
在权利人已经提供了证明侵权事实成立的初步证据,已穷尽其举证能力仍无法取得证明侵权成立的全部证据时,法院尝试结合已知事实以及日常经验,将举证责任适时转移,加大被控侵权方的反证和说明义务,合理降低权利人的维权难度。
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跨域诉讼服务体系,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就近在全省任何一家法院向全国任何一家法院提交跨域立案材料,并在15分钟内得到管辖法院回复,节约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