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的朋友圈截图
辗转三省
信阳明港机场-上海-浙江义乌。
出发前,陈浩通过浙江的网络好友已经基本锁定在义乌市的货源,并简单做了攻略。
1月27日晚19时,陈浩搭乘网约车到达信阳明港机场,并飞往上海。
凌晨0点,上海的街头分外冷清。
1月28日7时。一片干面包、一瓶水,休息了几个小时后,陈浩一大早坐上了去往浙江义乌的高铁。
“9点多到达,早已在车站等候的网友吴云粤,先到了那里,这是俩人第一见面,他乡遇故知,非常温暖。”陈浩说,他乘坐朋友的车直奔义乌批发市场。
但是,对比国家卫健委出台的质量标准,那批口罩不能用。之后,陈浩就和朋友立即驱车前往金华市。
一看材质,二看资质。“门外汉“渐渐变成了行内人。
1月28日的白天,陈浩在金华市辗转考察了很多企业,最终选择了性价比最高的一家公司生产的口罩。
从1万个口罩争取到3万个,还有6000个护目镜。陈浩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金华的厂家得知我们淮滨县是疫情高发区,物资紧缺,决定优先供货。
对比近80万人口的县城,这些物资显然不够。
谈妥了金华的合约已是晚上,有网友告知湖北省仙桃市有200万只口罩,货源稳定,价格还不高。
1月28日晚23时。在征得淮滨县有关部门同意后,陈浩和朋友连夜驱车12个小时到达仙桃。
这是一个紧挨武汉市的县级市。一心只想着口罩,陈浩没有一点胆怯。
第二天的谈判基本顺利,仙桃方的企业答应先给60万只口罩。但陈浩发现,该企业的的资质证书已经过期。向县里反映后,出于安全考虑,陈浩果断放弃。
1月29日下午五点半时,因为担心金华那边的订单有变卦。陈浩和朋友星夜返程,1月30日早上7点再次回到金华市。
1月30日中午12时,陈浩和金华市的公司谈定,3天后准时发货,找了一辆大货车。
担心家乡的物资断供,陈浩返程时带回1000个口罩和80个护目镜,乘坐高铁先来到紧挨淮滨县的安徽省阜阳市。
1月30日的晚11时许,陈浩拖着疲惫身躯打车回到淮滨县城,基本身无分文。
40多个小时奔波,行程6000里左右,吃了两块面包喝了两瓶水,陈浩完成疫情防控物资的阶段性采购任务。
2月3日,装有价值28.8万元的30000个口罩、6000个护目镜和6吨消毒液(杭州购买)的货车准时到达淮滨县。
有委屈,但没有后悔,只有惭愧。陈浩自责,采购的物资量远远没有达到最初的目标,因为物资管控,对19岁的他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