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河南GDP同比增長3.1% 高於全國0.6個百分點

發布會現場。王佩攝
人民網鄭州7月23日電(王佩)“全省地區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3.1%、高於全國0.6個百分點。”7月22日,河南省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經濟發展“成績單”。這是自2020年前三季度GDP低於全國后首次實現反超,增速居全國第17位。從已經發布的上半年數據看,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觸底回升、企穩向好的態勢。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河南打出了創新引領、深化改革、“萬人助萬企”、“三個一批”、“四個拉動”、“五鏈耦合”等一整套政策組合拳。一方面探索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運行保障機制,以對4.76萬家白名單企業(項目)實施“四保+一保”措施(保生產經營、保物流暢通、保政策助力、保防疫安全以及干部包保)為抓手,以搭建運行調度平台、實體化專班監測調度為保障,推動防疫與生產雙線運行﹔另一方面謀劃長遠,不因短期刺激經濟回到粗放式發展的老路,在做好穩經濟的同時保持改革創新開放力度不減、工作不斷,積蓄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從已經發布的上半年成績單看,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頂住了超出預期的壓力,穩住了經濟運行基本盤。上半年GDP同比增長3.1%、高於全國0.6個百分點,自2020年前三季度低於全國后首次實現反超,增速居全國第17位、較去年同期前移8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分別增長5.4%、10.3%、0.3%,比全國高2個、4.2個、1個百分點,在全國位次較去年同期分別前移10位、18位、11位。
從數據看,經濟大盤穩。突出表現為3個方面:投資穩、工業穩、農業穩。投資方面,河南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超過1萬億元,特別是投資結構更加優化,工業投資、技改投資、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2.3%、37.7%、40.3%。工業方面,40個工業行業大類有31個實現正增長、增長面達到77.5%,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制造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率合計達57.4%,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分別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個、11.6個百分點。農業方面,夏糧總產量達到762.61億斤、播種面積8525.64萬畝,均居全國第1位,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河南貢獻。
發展勢能進。重點改革持續深化,營商環境企業滿意度從2019年的84%提升至2021年的90%,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晉升國家“A”級,6家省管企業集中揭牌,省直事業單位改革、開發區改革基本完成。科技創新成效顯著,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成功獲批建設,新挂牌第二批3家省實驗室,鄭州大學、河南大學聘任院士校長,新建13家省中試基地、15家省產業研究院、446家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雙創”示范基地建設第四次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對外開放勢頭良好,開展鄭州航空港區“二次創業”,河南自貿試驗區累計形成479項創新成果,鄭州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同比增長9.25%,河南中歐班列首次以“中豫號”統一命名,全省進出口總值在去年高增速的基礎上實現7.9%的較快增長。
質量效益好。企業效益逐步改善,截至6月底全省實有市場主體884.6萬戶、同比增長8.2%,前5個月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7%,上半年37戶省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653.5億元、同比增長11%。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上半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9.3萬人、佔年度目標的62.5%,完成職業技能培訓260.46萬人次,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1.33萬元、同比增長4.6%,城鄉居民收入比由去年同期的2.4縮小到2.36。財政收支保持平衡,上半年全省地方級留抵退稅420.9億元,將其返加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支出同比分別增長12.5%、4.2%,其中民生支出佔比達到75.2%、同比提高1.23個百分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