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打造視頻調度指揮平台 筑牢安全防范應急體系

“報告指揮長,五雲山降雨量已超過警戒雨量,有落石,極易出現山體滑坡,建議對山上居民進行轉移,請指示。”
“收到。從監控畫面看,東線道路基本穩定,適合轉移,請安全有序將人員轉移至安置點,同時做好群眾安撫工作。”
7月2日下午,河南省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運用新打造的視頻調度指揮監測預警平台,模擬暴雨災害場景開展防汛救災應急綜合演練。演練分為會商調度、城市汛情、地下空間、河道防汛、地質災害、險情監測、三級臨時避險、一級轉移安置8個科目。採取情況預設、實兵演練的方法,突出練指揮、練技能、練協同、練保障,強化防汛人員的職能意識,提高防汛隊伍搶險的整體實戰能力,確保轄區居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近年來,上街區峽窩鎮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范風險挑戰、應對突發事件重要論述,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嚴格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工作要求,防風險、建機制、強能力、補短板,實現了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為經濟社會各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安全基礎。
堅持實戰練兵,強化科技支撐,夯實防汛搶險安全基礎
峽窩鎮既有山林丘陵,又有河湖溝渠,地形地貌較為復雜,地質災害、森林火險、暴雨洪澇等風險系數較高,自然災害防范任務較重。全鎮系統復盤“7.20”災害處置過程,查漏補缺、補齊短板,編制《峽窩鎮防汛應急預案》《峽窩鎮防汛緊急避險安置預案》《峽窩鎮超標准洪水應對方案》等7個預案。
針對洪澇和地質災害重點防范區域——五雲山,制定了五雲山區域防汛搶險應急專案和三級避險轉移方案,構建全面覆蓋、切實可行、協同高效的防汛搶險工作體系。制作防汛風險隱患點預警分布圖,做到挂圖作戰、清單管理。組建鎮級5支100人的常備應急隊伍,於4月份、6月份開展了多輪次全要素、多場景、實戰化的防汛應急演練,真正做到了把教訓變教材、教材變方案、方案變行動。
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打造峽窩鎮視頻調度指揮監測預警平台系統,通過布局5G高清布控球、配備移動單兵、無人機巡航等技術設備,實現應急指揮和現場處置的可聽、可視、可互動。打通區直部門現有河湖溝渠及城市道路積水點監測平台連接渠道,實現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構建起全面覆蓋的一體化可視化應急指揮調度平台,有力提高防汛搶險和應急處置的數字化、智慧化、精准化水平。
堅持聯防群控,強化精准管控,堅守疫情防控安全戰線
峽窩鎮始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四方責任”。在全市率先試點“數字哨兵”建設,實現居民體溫、健康碼、核酸檢測結果和疫苗接種同步查詢,有效解決“一老一小”出入掃碼難題,提高群眾掃碼通行效率,為精准防控、流調溯源提供數據支撐,工作經驗得到市級部門認可推廣。
堅持專業導向,強化全程監管,筑牢企業生產安全底線
安全生產是底線、紅線、更是生命線。針對轄區300多家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管責任,率先設立鎮級安全專家工作站,由專業安全工程師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管家式服務,對重點高風險企業每半月進行一次“安全體檢”,對其他行業每月進行一次“風險掃描”,為企業提供安全知識教育、安全隱患排查、安全問題整改等服務,把“冷冰冰”的安全監管轉變為“有溫度”的安全服務。經過三年的排查整改,全鎮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問題,從2019年的每輪次發現問題5000多個下降到如今每輪次發現400多個,大大降低了轄區企業的安全生產風險。
堅持抓早抓小,強化常態排查,織密小區安全防護網絡
峽窩鎮聚焦群眾身邊的安全問題,常態化開展安全隱患風險大走訪、大排查、大整頓系列活動,開展房屋建筑安全隱患排查、電動車飛線充電治理等行動,對安置區所有樓房進行專業消防檢測,實現電動車“上樓”阻隔系統安裝和微型消防站建設全覆蓋,建成寨溝、觀溝、石嘴、魏崗等可視化視頻監控平台,為群眾創造了更加安全的生活環境。
“安全是最大的責任,最大的效益,最大的幸福,更是高質量發展的靚麗底色。峽窩鎮將堅決扛穩‘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樹牢安全發展理念,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努力構建多領域、全方位、數字化的安全防范應急體系,交出契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安全答卷,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上街區峽窩鎮黨委書記陳勇說。(鄭州峽窩鎮楊俊 李軍 紅斌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