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錘煉作風在一線 黨建引領筑牢疫情防控網

“請您出示防疫碼,感謝配合!”
“有沒有市外返回人員!登記報備了嗎!”
“請按防疫要求佩戴好口罩,謝謝!”
連日來,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把群防群控工作作為提升能力,錘煉作風的“主陣地”,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建立“黨員聯戶責任”工作機制,以堅持預防為主、分級控制為輔,積極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用“實戰”檢驗能力作風建設學習工作成果,提升疫情防護安全標准及應急能力。
高度重視,通過加強黨建厚植防疫根基
“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通過不斷完善“黨建+”活動,堅持多種形式樹立躬身入局的實干精神,強化疫情防控下的村(社區)管理體系和網格力量,成立由“村負責人+村(社區)民警+村(社區)片醫”組成的“三人小組”“黨員聯戶”“干部包片”“支部會商”等工作機制,壓緊壓實疫情防控“四方責任”。充分發揮機關黨組織“雙報到”黨員協助作用,堅持每天向結對村(社區)下沉工作力量,鞏固好無疫村(社區)創建成果,以分班輪值等方式協助村(社區)對當日駐村情況進行分析研判、小區卡點管控情況、重點人員入口排查工作、隔離人員管控情況、重點場所沿街門店監管、聚集性活動審批報備情況及存在相關問題進行梳理、匯總。同時簽訂《疫情防控承諾書》,以“軍令狀”“聯系村社區防控日報”“下沉人員名單”“代表日排查表”細化各村(社區)責任落實,按照AB角常態化配置,做到特殊情況相互補位,並以架構圖的形式進行公示,做到戶戶有責任、家家有聯系、時時登門看等末端細化防控措施,保証各項防控要求和措施迅速傳達到戶、落實到位。
精確謀劃,通過開放合作落實防疫制度
峽窩鎮始終把“能力作風建設”融入到群防群控工作中,在一線錘煉作風,在實踐中增強能力,機關干部、村(社區)人員以身作則,全面推動疫情防控多部門條塊結合,促進社會多元群體融入群防群控工作,在小區(樓院)出入口設置疫情防控台,配備必要的疫情防控物資,維護好出入高峰時段防疫秩序,做好出入管理。緊盯重點場所,冷聯物流等高風險崗位人員及外來人員情況進行定期登門走訪,做好存黨備案工作,確保信息來源及人員流向提供詳細准確的基礎數據,各部門協同配合聯動,截至目前,轄區900余家門店完成防疫工作檢查,並不間斷進行防疫巡查,對發現的64家207項問題進行現場整改,並將其列為重點抽查對象。轄區2家網吧,1家健身房,1家劇本殺,1家KTV,22家校外培訓機構,8家棋牌室已全部關停。累計67家其他類型的沿街門店因未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進行強制關停。累計整改並簽署保証書復業門店50家。對疫情公示欄脫落丟失、新開業等門店重新張貼疫情公示欄累計45份。提倡並動員群眾“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在即將到來的清明節之時倡導群眾文明祭祀、借助網絡祭祀平台寄托哀思最大限度減少跨區域流動。
細致入微,通過博愛之心展現關懷服務
以“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以提升能力作風,彰顯初心服務為出發點,上街區峽窩鎮結合實際,成立以黨員為骨干的志願者服務隊,為居家觀察人員、老弱孤寡、病患人員孕產婦、困難群眾等群體開展“上門採樣服務”,對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群眾,組織志願者幫助填報個人出入信息及核酸檢測手動錄入信息,在基層實戰中不斷融入群眾,服務群眾,做好后勤生活保障工作,以能力作風提升促進群防群控工作在群眾中生根發芽,確保“守”與“護”同步防疫。
謀今思遠,通過科學防范驅動防疫常態
疫情不止,政心無安,疫情不退,應急常備。為保障“能力作風建設年”群防群控常態化,穩固現有“無疫村(社區)”成果,該鎮全面增強轄區環境衛生整體水平,開展“全城清潔”“六淨”“六無”的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對樓道、電梯等小區公共設施及環境的衛生定期進行通風消殺,確保小區環境衛生無死角,不給病媒傳播留下科滋生的空間,扎實做好消毒消殺工作,時刻保持對疫情防控工作的警惕性。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群防群控環境衛生建設當中。充分發揮“村兩委+志願者”對地理位置、人員情況熟知的優勢,以主要領導靠前指揮、自身入局,制定應急預案,以“兩委”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黨員、村醫、團員青年等為骨干,建立卡點值守、排查管控、核酸檢測、人員轉運、物資保障等工作專班,做好風險管控前期准備,實現2小時內完成“平”“戰”轉換,建立安全防疫屏障。(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 劉明宇 李軍 陸海供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