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101歲老教師朱美琳:3代18人堅守教育事業

尚明楨 霍亞平
2021年09月10日08:16 |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小字號

“我入黨65年了,家裡19個黨員,18個老師,四世同堂。”河南開封鼓樓區大紙坊街的胡同裡,101歲的老教師朱美琳精神矍鑠,她語帶自豪地指著家裡牆上貼的“教師榜”,激動的雙手微微顫抖。

“教師榜”上,“以德為魂,學會做人,以能為本,教書育人”的家風家訓在這個教育世家賡續相傳。

1940年,20歲的朱美琳開啟了她最美好的事業:教書育人。

1955年,朱美琳來到開封市東棚板街小學任校長,也就是現在的開封一師附小。當時經過第一個五年計劃,新中國各行各業都在加速復蘇。朱美琳帶著全校師生同吃同住、半工半讀搞建設。在這裡一干就是15年。

“看到國家發展變化那麼大,渾身都是勁兒。”那時,朱美琳經常“夜裡激動地睡不著”。她下定決心,要把工作搞好,把書教好,以此來報答黨的恩惠。

“記憶中,媽媽總是那麼忙,老是夜裡十二點多才回來。”長女李臨君說,有年冬天晚上,媽媽的同事慌慌張張地來到家裡,“趕緊走,恁媽要生了,你趕緊過去招呼著。”五妹李宏君差點出生在辦公室。

產后一個月,朱美琳便重返崗位。“被子卷起來,圍一圈,俺媽去上班,就把老五放裡面。經常四五個小時不吃一口奶,我放學回來,掀開被子,一股熱騰騰的屎尿味兒。妹妹哭得時間久了,臉上、耳朵后面,脖子上都是濕疹。”李臨君心疼地說。

朱美琳顧不上自己的孩子,對別人的孩子卻“關愛有加”。為了解決同事“工作忙,沒時間和精力照看孩子”的問題。1976年,朱美琳東奔西走,提議創辦了開封市教育系統第一所幼兒園——開封市教育系統幼兒園,解決大家的后顧之憂。

在朱美琳的影響下,四世同堂37口人中,有18位人民教師。他們默默奮斗在教育一線,踐行著“以德為魂,學會做人,以能為本,教書育人”的家風家訓。

李臨君姐妹5人曾被譽為教育戰線“五朵紅花”。在一屆屆學生口中,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李媽媽”﹔在同事的口中,她們又被親切地稱為“李姐”。把學校當家,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把同事當做親人,在30多年教學工作中,她們用勤懇、敬業、熱情、奉獻贏得了學生、同事和家長的稱贊尊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家風家訓的浸潤下,如今的年輕一輩仍然堅守賡續著家族精神。

外孫女王璐璐是開封市金明中學的一位語文教師。今年47歲的她患有嚴重的膝關節炎,經歷了多次手術,膝關節已退化成70多歲的程度。為了不耽誤學生上課,她忍著劇痛始終堅守在教學崗位上。爬樓梯疼得直掉眼淚,但隻要一走進教室,永遠是最燦爛的笑容。她所教班級成績一次次名列前茅,背后是因積勞成疾造成的三級傷殘。

“姥姥是我們家的超級偶像。我們家的這棵大樹之所以枝繁葉茂,全都歸功於她對我們的真切教導。我們‘師三代’,要將這種良好的家風家訓傳承下去,為教育事業奉獻光和熱。” 外孫女馬婧說。

從業16年來,馬婧先后榮獲教育部、河南省優質課一等獎,及開封市師德先進個人、開封市青年五四獎章,還被選派至中央團校進行學習培訓。這個暑期,她又被抽調至開封疫情防控指揮部教育專班,信息排查、整理數據、疫苗接種、開學方案……

“來拍一張全家福,大家一起說茄子,奶奶看鏡頭笑笑。”記者提議。

“她聽不清,想叫俺姥姥笑,隻用跟她說一句話。”外孫女姜楠笑著說,一家人會心一笑。

“媽,去北京不去?去看看首都吧。”

“去!”朱美琳應聲接話,笑容在這個期頤老人的臉上瞬間蔓延。窗外樹木蔥郁,那份綠意依然如春日般爛漫,釋放著生命的活力。樹干上春日萌發的嫩芽,已日漸豐碩,日見茁壯。

(責編:黃莎、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防疫中的七夕
  • 河南第一封高考錄取通知書已送達
  • 點贊暴雨中的橙色身影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