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忧 保民生 河南多方发力稳好“菜篮子”
濮阳市南乐县,群众将打包好的蔬菜装车运往市内商超。杜庆荣摄
12月1日,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元村镇胡萝卜种植基地,3000余亩胡萝卜喜迎丰收。田间,一垄垄胡萝卜绵延铺展,群众忙着采挖、搬运、去缨、装袋。“市区两个大超市前后脚刚拉走了10吨,紧接着又接到陕西的一个200吨的订单。”基地负责人杨翀高兴地说,“这大订单得感谢市里蔬菜保供专班‘牵线搭桥’。”
初冬时节,本应是蔬菜紧俏、购销两旺的好时节,然而受疫情、天气、供需失衡等因素影响,作为我国蔬菜生产第二大省的河南,多地蔬菜遭遇滞销难题。
“菜篮子”连着“菜园子”,关系农民的钱袋子。畅通物流、对接产销,政府施策、社会助力……中原大地,一场“抢救”滞销蔬菜的行动正在展开。
“大葱哥”朱德林与群众采摘大葱,准备发往洛阳。时硕摄
多种因素叠加 蔬菜丰收销售难
河南是蔬菜生产大省,全省蔬菜种植面积有2600万亩,年产量7400万吨。全省涉农县市区130个,其中有50个,都是蔬菜生产大县。根据11月中旬的调度情况,全省蔬菜在田面积660万亩,产量209万吨。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闫庄镇拥有“万亩大葱基地”,因该地富含硒、钾元素的红壤土质,种出的大葱葱白肥美,个头大,享誉盛名。每年10、11月,大葱上市,该镇田间地头,人头攒动,车流不息。每日数百吨大葱被打包、装车,运往洛阳、焦作、新乡、三门峡及省外地区。
然而,今年大葱丰收季,闫庄镇却异常冷清。10月中旬以来,曾驰援武汉的“大葱哥”、闫庄镇竹园沟村党支部书记朱德林便“愁得睡不着觉”。村里三百多亩大葱陆续丰收,却“躺”在地里没“出路”。进入11月份,天气转冷,大葱面临很大的冻伤风险。
“人出不去,车进不来,急死人!老百姓就指望地里这点菜营生了。”朱德林说,出门碰见群众他都“又怕又急”。仅在竹园沟村,2000多户近6000名群众,地头50万斤大葱,销路难觅。
朱德林的遭遇不是个例。10月份以来,河南多地蔬菜滞销问题已成燃眉之急。11月19日,农业农村部门对全省滞销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全省滞销蔬菜16万吨,滞销品种主要有大白菜、萝卜、芹菜、大葱、菠菜、花菜。滞销的区域主要在平顶山汝州市、周口鹿邑县、安阳滑县、商丘夏邑县、开封尉氏县和新乡封丘县等。
蔬菜为何会滞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保仓介绍:从供给的角度看,今年天气条件良好,所以蔬菜产量高于往年;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今年一些地方因疫情长时间取消堂食,像学校、机关等集采量减少,造成蔬菜的销售量下降和销售价格下跌;此外,一些地方在防疫中对通行管控政策层层加码,比如有的防疫检查点对有高风险地区行程的车辆实施劝返,有的地方擅自增加查验条件。这些过度管控行为造成物流受阻,货车下不了乡,进不了地。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地头,菜鸟物流车等待装运蔬菜,往外分发。耿毅卓摄
打通“肠梗阻” 政府施策力保“菜篮子”
疫情影响下的“交通受阻”无疑是蔬菜滞销的重要原因之一。河南各级政府对症下药,在确保物流畅通方面想办法、出实招。
自10月中旬开始,许昌市襄城县出现疫情。正值蔬菜成熟,工人在家出不了门,客商、货车进不来。十里铺镇王庄村的莴笋种植基地负责人王立涛眼睁睁看着一茬茬菜坏在地里“急红了眼”。回想起当时的遭遇,王立涛心里仍“跟猫抓一样刺挠”:“眼瞅着几十亩有机花菜开了伞,错失最佳售卖期。紧接着,七八十亩莴笋又到成熟待收期,再卖不出去我就真‘疯’了。”
11月19日,河南省专门出台十条措施,从“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蔬菜产销对接”“开展定向蔬菜采购”“保障蔬菜运输畅通”等方面解决蔬菜滞销难题。其中要求,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免收车辆通行费。优先核发蔬菜运输车辆通行证,严禁擅自阻断道路,确保通往蔬菜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关键场所道路畅通。
基地最主要的莴笋销售很快出现转机。11月30日一大早,王立涛指挥着20余名工人有序采摘、打捆、装车,一辆辆满载着富含氟、钾等微量元素的莴笋将被分发至海南、湖北等地。连日来,襄城县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部门积极为其开通“绿色通道”,畅通外销运输渠道,王立涛日均向外调运莴笋10万斤左右,降低了当季莴笋滞销的损失。
多开“绿灯”,少添“梗阻”。在河南省统一部署下,各地纷纷行动,为蔬菜运输“亮绿灯”。漯河市印发《漯河市蔬菜促销工作方案》,严禁擅自阻断道路,解决蔬菜跨区域运输问题,目前全市已累计促销蔬菜2800多吨;濮阳市发放鲜活农产品及农资车辆通行证300张,启动60个冷藏保鲜设施冷藏储存储备,规避市场风险,保障蔬菜错峰上市。
此外,河南涉及蔬菜滞销的地方均成立蔬菜促销工作专班,由政府牵头搭建产销对接平台,畅通供需方双向沟通交流渠道。许昌市采取商超集中采购、定向采购、电商平台等方式,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题,累计销售蔬菜3500多吨。
鹤壁市借助供销社系统电商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点,畅通蔬菜内销渠道,同时积极搭建外销渠道,仅销往北京地区的蔬菜就达1800多吨。
许昌禹州,主播们走进田间地头,直播助农。万晓磊摄
多方发力 社会帮扶“抢救”滞销蔬菜
蔬菜滞销的消息牵动人心,社会各界纷纷行动,互助加自助,“抢救”滞销蔬菜,保住广大菜农的“钱袋子”。
“你撑开袋子,我来打包白菜。”“咱们俩人一组,我来打包萝卜。”12月2日下午,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贾庄村菜农安勇鹏的菜地里,建安区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正手脚利落地采摘、打包、搬运蔬菜。
“大家购买白菜、萝卜、青椒等蔬菜6800余斤,我们帮一点,群众的压力就小一点。”建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区长徐兵说。
在河南多地,政府部门及爱心企业纷纷行动起来,帮助菜农解决蔬菜滞销问题。平顶山叶县组织“第一书记帮带货”电商活动,动员8家帮扶单位、6家企业、5个小区参与对接,累计销售蔬菜80余吨;濮阳县政府搭建采购渠道,号召商超、批发市场“地头收菜”,省去菜农运输成本,减少损失;中原农险组织采购鹤壁浚县小河镇农户12000斤白菜、萝卜;中建五局河南公司驻马店一项目部,分批次采购周边农户滞销蔬菜5000余斤……
共青团河南省委第一时间开通“团团公益助农通道”,各地团组织积极响应,充分发挥组织化优势,排查信息,对接需求,架起一座座“爱心桥”。目前,全省各级团组织已累计协调解决5700余吨滞销蔬菜的销售问题。
河南媒体也联合起来,发起“百家媒体聚力河南公益助农”行动。从11月18日启动到11月26日,累计协调解决38000吨滞销蔬菜。
“媒体报道后,微信好友猛涨400多个,都找我买葱呢。”12月3日,“大葱哥”朱德林高兴地说,截至目前,已有40万斤大葱被预定,将运往郑州、洛阳、武汉等地。“剩下10万斤销路也不愁,这比往年卖得还快,感谢社会各界对咱农民的帮助。”
在河南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帮助下,河南各地蔬菜滞销情况有所缓解。
眼下寒潮临近,农业专家支招,滞销比重较大的白菜、萝卜等蔬菜要抓紧做好“保暖”,避免进一步损失。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所长张晓伟提醒,白菜、花菜等叶菜类,可以就地覆盖薄膜,做好临时保温,平稳度过低温期。萝卜、胡萝卜等根茎类,可将叶子去掉,就地埋藏。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马长生则建议,发展优质蔬菜品种和差异化蔬菜产品解决滞销周期性难题。“从市场供需关系来看,优质蔬菜还是稀缺。农业主管部门应该通过大数据分析做好市场预判,引导群众根据市场需求改良品种、升级品质,种出适销对路的精品蔬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