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红旗渠走上《百家讲坛》背后的故事

2022年11月30日10:50 |
小字号

“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如何让林县人民在20世纪60年代谱写的修筑“人工天河”的故事走进广大青少年的灵魂深处?

“让今天的年轻人能够哭一把!”2007年,中央电视台在《百家讲坛》栏目就进行了一次创新。

那一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红旗渠的故事》走上了中央电视台的金牌栏目《百家讲坛》。那么,红旗渠是怎样走上《百家讲坛》的?作为见证者,记录下了其中的故事。

2007年1月21日,在料峭的寒风中,一批特殊的客人来到了红旗渠畔,他们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的工作人员,制片人万卫,总策划解如光,编导那儿苏、马琳、张佳彬等人都在其中。

走在他们前面的讲解员就是林州市接待办公室副主任李蕾。2004年到2005年,红旗渠精神巡回展在全国主要城市举办时,林州市派出了11名讲解员,她同林州市著名导游冯敏担任领队,带领姐妹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展示了新一代红旗渠人的良好形象,推介了红旗渠精神,被誉为“传唱红旗渠的百灵鸟”。

一路走下去,看着盘绕在太行山半山腰的红旗渠,听着李蕾那动情的讲解,回味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百家讲坛》栏目组的老师们在心灵深处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当天傍晚,回到宾馆,解如光说:“李蕾讲得太好了,红旗渠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栏目组。”

2007年2月5日,李蕾应邀到《百家讲坛》录制现场进行了试讲。解如光等人看了,感觉李蕾符合做主讲人的条件,但是她所讲述的内容不太符合《百家讲坛》的风格,讲稿还有待于充实、丰富。

2007年2月10日一大早,林州市委中心组会议室坐满了人,他们都是来参加《百家讲坛》栏目关于红旗渠讲座采访座谈会的。

不久,时任林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刘海英陪同解如光、那儿苏和张佳彬走进了会场。经过简单介绍后,解如光道出了此次林州之行的目的。

“前些天,李蕾到《百家讲坛》试讲了一次。对于李蕾的风度和口头表达能力,我们都十分赞赏。但是,她讲的文稿是个新闻宣传稿,不是在讲一段历史。各位都是红旗渠的知情者,今天我们就一起做这个事情,写一个新的讲稿,写一段新的红旗渠故事,写成后,让今天的年轻人能够哭一把,让他们永远铭记先辈的历史,从历史中获得前行的动力。”

安阳市作协主席崔复生、原林州市工业局局长赵凡、原红旗渠管理局局长王宏民等人讲述了红旗渠的故事。每个人讲述的故事都很感人,时间在动情的故事里不知不觉到了中午。

林州市文化局创作组组长尚翠芳一直在认真做记录。她原是林州市五中的语文老师,35岁,有文采,长于散文、古诗词,调到文化局后从事文艺创作。

第二天,征求意见活动继续进行,但是是小范围的,李蕾和尚翠芳一直在场,聆听和记录着每一个故事。傍晚时分,解如光、那儿苏和张佳彬在林州市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红旗渠桃园渡桥。晚上,他们整理了两天来的记录,梳理了一下讲稿的思路,决定让尚翠芳和记者写讲座的初稿,要求写成三讲,每一讲大约6000字,并且要求在春节期间完成。

接到任务,尚翠芳和记者都感到压力很大。前后10年几十万人修筑“人工天河”的大事,要我们两个人在有限的几天时间里写下来再让数亿观众鉴赏,这样重的担子我们担得起吗?

3月5日,李蕾和尚翠芳两位女将带着初稿进京。11日,讲座正式定名为《红旗渠的故事》,第一讲定稿,名为《惜水如命》。12日,李蕾走上了《百家讲坛》演播室那肃穆的讲台。讲述完毕,《百家讲坛》栏目组和两位女将共十几个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从30日到31日,李蕾再次走上《百家讲坛》,录制开始进行。听着李蕾的讲述,演播室里的观众热泪盈眶。

“成功了!”录制结束时,演播室里很多人异口同声地说。

5月1日上午,林州宾馆可容纳1000余人的3楼会议室里座无虚席。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正式同林州市委、市政府在这里举行《红旗渠的故事》首播式。(来源:安阳市委宣传部 刘剑昆)

(责编:黄莎、杨晓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东岳老杨脱贫记
  • 第九届“博博会”落幕
  • 千里援琼 同心战“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