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优质粳稻大面积示范喜获丰收
平均亩产679.6公斤,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0公斤,增产幅度达到20%
2022年11月11日17:20 |

近日,信阳农林学院水稻研究团队邀请河南省农科院、信阳师范学院、信阳市农科院等相关单位专家,对该团队组织实施的豫南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现场测产,平均亩产达到679.6公斤,部分田块超过700公斤。大面积示范首战告捷,实现优质丰产。
据悉,该示范基地位于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继红家庭农场,选用了南粳晶谷、丰粳1606等5个具有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示范种植面积200亩。此外,示范基地还应用了推迟播种技术(5月15日至20日播种)、机械插秧暗化出苗及开放式露天育秧技术、增密减氮、后氮前移等优质栽培技术。
据该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刘秋员博士介绍,根据河南省2021年的统计年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925.6万亩,产量513.71万吨,平均亩产554.9公斤。本次测出的这个产量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0公斤,增产幅度达到20%。“在今年前期气候十分不利的情况下,还能获得如此高的产量,确实令人欣喜!”刘秋员感慨,“这也充分说明了在豫南地区大力推广种植优质粳稻,不仅有利于提高稻米产量,而且还可以大大改善稻米品质,满足了人民对优质稻米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负责田间测产的专家组组长、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利用研究室主任刘春增研究员也表示,项目大面积示范长势均衡,充分说明了技术的稳定可靠性和可行性,其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必将对豫南地区优质粳稻发展、提升稻米品质、打造优质稻米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来源:信阳市委网信办 马迎春)
(责编:黄莎、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