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山城区: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智造”推动转型升级

近日,在鹤壁宝发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发能源)化二车间,笔者只看到运转的机器,看不到一个操作的工人。“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新建的中控室。”宝发能源总经理张国杰介绍,经过技改后的移动床纯氧连续气化节能优化项目装置自动化率达到80%,煤炭利用率提高至95%,每年碳排放减少10万吨。
近年来,因煤而兴的山城区把历史包袱变成发展资源,抓紧抓实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营商环境三项重点工作,奋力抢抓重大机遇持续深化转型,走出了一条凤凰涅槃的产业转型之路。该区加快生物化工、生物医药、功能性新材料产业融合链接,推动产业链集约配套,构建产业生态。
在招商引资上,编制产业招商图谱,开展精准招商。今年上半年,全区新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69亿元,新落地项目9个、总投资59亿元,引进的新拓洋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投产。
在项目建设上,以“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项目谋划、项目前期、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服务优化五大攻坚行动,精准发力推进“三个一批”,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转型。今年,该区总投资217.9亿元的35个区重点项目,1至8月份完成投资123.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43.2%。
在营商环境建设上,充分发挥“五位一体”服务机制优势,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对辖区265家企业实行包联机制,增配服务专员403名,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拓宽用工渠道、融资渠道和销售渠道,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截至目前,为宝发能源、新拓洋等69家企业办理留抵退税约1.65亿元,采用“线上+线下”方式解决用工1288人,保障项目用地699.8亩,疫情防控期间基本保障了正常生产经营,走访企业1100余次,协助企业解决207个金融、用地、防疫、招工等问题,企业满意率100%。
此外,山城区还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支持企业实施“三大改造”。建成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建立量质齐升的科技型企业入库机制,汇恩、天瑞石油、博龙等28家企业已进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来源:鹤壁市山城区委宣传部 庞江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