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河南林州:逐梦奋斗,共塑一城人的幸福生活

2022年04月18日15:20 |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小字号

4月17日,林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在林州上下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人们于这场春天的盛大“智会”中筑梦未来,激发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永葆“中国建筑之乡”金字招牌

“我们要全面加强职业教育,引进中高级技术人才,巩固和加强新型建筑人才队伍,推进建筑产业这项富民产业转型升级,永葆林州‘中国建筑之乡’的金字招牌。”林州市人大代表、五龙镇岭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郝合兴提出了这样一项议案。

20世纪80年代,高中毕业的郝合兴外出搞建筑,经过打拼创办了自己的建筑企业。1997年,岭南村50多名党员一致投票,推选郝合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5年来,郝合兴一分钱工资不领,反倒从自己的建筑业收入中拿出钱支持扶贫济困和多项公益事业,先后捐款3800余万元。他做的好事一件件、一桩桩,百姓数也数不完。

郝合兴还打好“劳务输出牌”,鼓励村民到他的建筑公司打工学技术。在他的扶持和带动下,郝海录、张军方、张相学等一大批致富能手脱颖而出。如今的岭南村,已有建筑工队16支,建筑公司7家。

郝合兴是“中国建筑之乡”林州市的一名杰出工匠。回顾林州的发展史,林州建筑强市富民,贡献突出,每一步都有建筑业的支持和贡献,每一步建筑业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建筑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持续改善民生的支柱作用、保障作用更加突显。目前,60%的林州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从事建筑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自建筑业,居民银行存款余额的60%得益于建筑业。建筑业名副其实成为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特色产业。

2015年10月27日,林州市荣获“中国建筑之乡”的金字招牌。这是红旗渠工匠代代接力、持续奋斗共同铸就的金字招牌。

笔者从林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了一组骄人的数据:近5年,林州市在发展建筑业中坚持项目为王、引育并重,产业转型积蓄新动能,建筑业实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建筑企业数量由2016年的613家增至1300余家,其中特级、一级企业84家,产值突破百亿元企业2家。4家企业上榜全省民营企业100强,9家企业入选全省民营企业现代服务业100强。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建成建筑装备材料产业园标准化厂房4.7万平方米,远鹏玻璃、天洋新材料等4家入园企业加快建设。2021年,林州市完成建安产值1600亿元、税收(全口径)32亿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52.4%、191%。“林州建筑工”荣获全国行业引领类劳务品牌。

“两山”理论润泽好日子

“从发展思路、资金、场地多方面支持民宿旅游,借助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我向林州市领导和人大代表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我相信我们这一带的民宿旅游一定会更红火。”4月17日中午,在林州市黄华镇魏家庄村,民宿小院老平农家院的主人程瑞平热情地向就餐的游客介绍。

“想吃林州特色饭,请到我们魏家庄村来。”程瑞平喜欢发抖音,她时刻不忘为自己的村庄打广告。

近年,魏家庄村利用当地的山水资源和临近风景区的地利优势发展特色农村产业,村集体出资成立农家乐合作协会,采取“村集体+协会+农户”的模式,培育发展了20多户农家乐,目前农家乐产业初具规模,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营业额突破2千多万元。

生态发力,产业引领,实干兴业,实干兴邦,黄华镇坚持项目带动、示范引领不动摇,先后引进止方担子坡民宿改造、魏家庄乡村振兴振兴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支撑,注入了发展动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借山水美家园,借山水兴产业,借山水造福百姓,“两山”理论在红旗渠畔的成功实践,催生出了富美林州、幸福家园。

林州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示:近5年,该市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显著。万泉湖、中华古板栗园创成国家4A级景区,全市A级景区达到12家。投资5.2亿元,实施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景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5A级景区品质进一步提升。太行山森林运动公园、苍溪花街、淇淅里小镇一期等一批旅游项目建成开放。研学旅游蓬勃发展,投资5亿元的红旗渠精神营地建成开营,累计接待学生7万余人次。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国字号”旅游品牌达到40个。累计接待游客4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75亿元。

民生为重共谋百姓福祉

“我家在城里买了房子,孩子能在城里的小学享受良好的教育,我也在城里务工,我觉得我家很幸福。”林州市“两会”召开前夕,林石板岩镇一山村的村民刘海平在接受该市一位领导关于文明城市建设的访谈时这样说。

刘海平道出的是心声,有着相同幸福感的何止她一家。

笔者从林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5年来,林州市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重,群众福祉实现新提升。

在教育方面,该市投资35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18所,新增学位10860个。该市首家高等院校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招生。

在社会保障方面,该市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累计新增城镇就业6.3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74亿元;完成返乡农民工创业3.46万人,获评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市);发放低保金2.44亿元,保障困难群众400余万人次;发放救助款物1.19亿元,受益群众12.6万人次。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履职尽责出于情怀,也源于责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红旗渠精神传人永远铭记初心和使命。脚踏热土,有情怀更有踔厉奋发的底气。仰望星空,有梦想更有继往开来的行动。(林州市委宣传部 刘剑昆供稿)  

(责编:于思远、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郑州800吨新鲜蔬菜驰援上海
  • 河南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将统一"换装"
  • 信阳万亩茶山披绿装 毛尖采摘正当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