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园三带” 变“蓝图”为画卷
平顶山市新华区党建融合汇聚乡村振兴新动能
“俺手写了3页纸,想说说俺村发展的新风貌。”4月12日一大早,平顶山市新华区西高皇街道高庄村村民郭连卿年过六旬,联系笔者只为夸一夸高庄村在党建引领下的新变化。
新华区现有31个行政村,其中近郊村19个,城中村4个,近郊村多分布在产业园区内。“我们立足实际,从思想上破冰、路径上破题、行动上破局,紧紧抓住承建市级科创园区等重大机遇,结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融合赋能计划,建立乡村振兴工作专班,出台实施方案,着力打造‘三园三带’乡村振兴示范带,努力把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蓝图变成现实画卷。”新华区委书记安保亮说。
新华区以“共联共融”为核心,着力打造“科教创新园-科教创新示范带”。该区遴选企业与园区覆盖的野王村、焦店村、新庄村等村级党组织结成联建对象,打造党建联合体;以“共通共享”为牵引,打造资源融合体,与平煤神马集团、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开展战略合作,“政、校、企”三位一体赋能乡村振兴,以园区发展带动周边村庄增收致富,由点及线、连线成片推动形成科教创新乡村振兴示范带。
“我们镇的郏山阳村就是借力平煤神马集团物业团队参与乡村治理,实现保洁一体化、管理精细化、治理现代化;借助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的智力资源,将村子建成了‘全国人居环境治理示范村’。”焦店镇党委书记许跃华说。
新华区以“共兴共盛”为基石,以产业聚合体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产业融合示范带。以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中心,联合园区内河南国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恒一锂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园区+企业”联合党委,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链建设为纽带,加快形成高新产业集群,打造产业融合示范带。同时,通过“集群效应”,构建“共建共享、产业链接、融合发展”的工作体系,促进各企业共解发展难题、共谋发展良策、共推产业发展。“去年9月入住,3个月即开工,目前产品销售供不应求,我们着实尝到了党建引领的甜头。”位于园区的河南恒一锂能高倍率锂电池项目负责人马志远说。
新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青石山街道辖区,“企业用村里的地群众获租金,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学技能挣薪金,这都和‘园区+企业’联合党委的引导分不开。”青石山街道办事处主任吴斌说。
新华区以“共创共赢”为目标,打造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示范带。深度挖掘香山文化资源,联合香山周边旅游资源禀赋较好、产业项目类似的郏山阳村、校尉营村、东果店村建立“田园综合体”联合党委,破除壁垒、连片布局,立足优势、打造项目,资源集聚、共建共享。借助位于近郊区的有利条件,规划“镇域旅游+五小工程”项目,将“吃喝”“玩乐”“采摘”“休闲”等体验相融合,把家家户户的“小产业”建在农旅大产业链之上。香山党工委书记朱可夫介绍,香山党工委牵头成立了香山文创旅游有限公司,坚持特色产业共育,做大做强片区优势产业,将辖区6个行政村连片开发,为围绕香山文化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注入了强大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以融合党建赋能乡村振兴为主旨,围绕‘三园三带’构建以党建为统领的区域连片群集、红色动能汇集、支撑要素富集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真正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不断汇聚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新华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龚宪君说。 (新华区委宣传部 毛玺玺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