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

颗粒归仓的背后

刘晓波
2021年12月11日08:01 | 来源:河南日报
小字号

图① 南阳农机部门组织无人机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治。崔培林 摄

图② 8月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专家在淇县西岗镇受灾农田里查看玉米受损情况。陈晨 李萌萌 摄

图③ 尉氏县邢庄乡府李庄村王国庆家的小麦丰收了。李新义 摄

今年的粮食生产殊为不易。

先是夏粮喜获丰收让人一喜:河南夏粮总产量760.64亿斤,比上年增长1.3%。收获的小麦普遍籽粒饱满、品相好、容重大、质量等级高。小麦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接下来的秋粮生产让人心头一紧:7月的特大洪涝灾害以及8—9月的持续阴雨寡照天气,正值我省秋粮生产关键时期,低洼地块和蓄滞洪区积水严重,部分地块出现绝收,全省上下立足抗灾减灾,千方百计减轻灾害损失。

12月10日,全年粮食总产量数据发布:2021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达1308.84亿斤。

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我省粮食产量连续16年超过1000亿斤,连续5年超过1300亿斤,为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作出了“河南贡献”。

党政同责稳面积 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数据显示,今年我省粮食播种面积16158.46万亩,增长0.3%。

稳面积,既要落实“长牙齿”措施,让耕地数量有保证,也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向耕地质量要效益。

眼下,叶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里,绿油油的麦苗迎风见长。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已成“标配”,水肥一体机、太阳能捕虫灯随处可见,土壤及虫病灾害检测站,通过物联网实现自动监测,一个人可以管理上百亩地。

种地轻松的同时,产量也提高了不少。这块田今年麦收亩产最高达1400斤,平均亩产1200斤。据测算,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亩均可提升粮食产能150斤以上,越来越多的“望天田”将变成“吨粮田”。

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省将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今年暴雨灾害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反映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仍比较薄弱,全省还有44%中低产田亟待改造。

“国家在我省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7844.52万亩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1031.31万亩,打好粮食生产王牌,关键要抓牢‘两区’,要统筹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加强综合技术集成应用,打造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快粮食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宋虎振表示。

稳政策调结构 农民种粮有奔头

强农惠农政策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强大引擎。

“种粮直补、农机补贴、农资补贴、良种补贴……平均一亩地享受的补贴达150多元,对于种粮大户来说,这笔钱很可观。”新乡市联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良成感叹,一揽子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我省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产粮大县奖补力度。今年一些地方遭受特大暴雨灾害,省政府在下达的首批30亿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中,拿出2.69亿元对受灾地区改种进行种子补助。

耕种环节有补贴,收售环节有优价。“从各地情况看,普通小麦收购价每斤在1.2元左右,优质专用小麦收购价每斤在1.3元以上,均比上年高0.1元左右,再加上增产因素,粗略估计,仅小麦一季,全省种粮农民就能增收80亿元至90亿元。”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俊忠说。

近年来,我省在稳定小麦生产的同时,在豫北、豫中东强筋小麦适宜区和豫南弱筋小麦适宜区,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2021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1533万亩,较上年增加183万亩,订单率达90%。全省花生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高油、高油酸等优质花生占比超过50%,形成了沿黄及黄河故道油用大果花生区和豫南、豫西南优质小果花生区。

良种良机相配套 农业科技贡献大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省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接近50%。

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天华对良种的作用深有体会。今年5月中旬,正处于灌浆期的小麦遭遇一场大风和强降雨天气,刘天华种植的2000亩优质小麦“周麦36”,除地头的小麦有轻微倾斜外,基本上没有倒伏的。

“‘周麦36’在高产、稳产、多抗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能抗8级风不倒伏,是我们重点推广的品种,平均亩产能达1200斤。”周口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韩玉林说。

如果说良种是从源头增加粮食产量,在“增”字上做文章,机收减损则在“减”字上下功夫。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省农机中心主任凌中南说:“河南夏粮机收损失率降低1个百分点,就等于增产7亿多斤小麦,科学减损就等于绿色增产。”

今年麦收期间,我省把机收减损作为推动粮食增产的重要一环,在郏县、西平县等地举办了5场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办、国办印发了《粮食节约行动方案》,要求在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环节推动节粮减损取得实效。

受耕地、水资源所限和环境承载力约束,未来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大,节粮减损文章做得越好,粮食安全重任便扛得越稳。

立足抗灾减灾 千方百计减损失

上个月,尉氏县永兴镇西范庄村瑞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灾后补种的600亩蔬菜喜获丰收。

“我补种的200亩有机花菜、400亩甘蓝都进入了收获期,有机花菜每斤2.8元,甘蓝每斤0.9元,这茬菜预计能卖160多万元。”合作社负责人苏瑞林高兴地说。

今年七八月份,苏瑞林还在发愁。受持续强降雨天气影响,合作社之前种的600亩辣椒全部被淹绝收。在当地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合作社补种花菜、甘蓝等生长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的蔬菜品种。蔬菜丰收,市场行情也不错,弥补了合作社的部分损失。

洪涝灾害发生后,省委省政府迅速作出安排部署,我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闻令而动,针对不同地块分类施策。绝收地块改种生育期短的青贮玉米、绿豆等粮食作物和白菜、空心菜等蔬菜作物;受灾地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强追肥管理;未受灾地块加强病虫害防控,以丰补歉。

省农业农村厅派出8个专家指导组和9个工作组,赶赴受灾严重地区,对排除农田积水、病虫害防控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同时分作物、分区域研究制定出台玉米、花生、豆类、蔬菜等不同作物灾后生产恢复技术指导意见,指导群众开展灾后恢复生产。

我省调集7.3万台收获机械,对墒情适宜地块全力组织抢收;对土壤偏湿的地块,紧急调集、改装履带收获机械3000余台,创造条件抢收;对机械无法作业的地块,动员人工收获,组织帮扶队帮助困难农户抢收,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时下,我省8500多万亩小麦长势良好。各地农技人员奔赴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开展田间管理,确保麦苗安全越冬。

我省粮食产量

连续16年超过1000亿斤

连续5年超过1300亿斤

2021年,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1533万亩

较上年增加183万亩

订单率达90%

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省将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

(责编:于思远、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一条留言,让群众的出行更方便
  • 与死神“打赌”21年 从小伙熬成爷爷
  • 寻找故土思念的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