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强化人民至上 坚持共享发展

郑州市金水区全力打造高品质生活新名片

2021年09月08日11:06 |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小字号

天下之大,黎元为先,一座幸福之城,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看,一组数据鲜活地记载了金水人的奋斗足迹:

五年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省第一;

五年来,改造的81个村和8个旧城项目所需的65个安置房项目全部开工,累计回迁36个项目、12.2万人;

五年来,新增公共停车泊位72553个,率先在全市设置限时免费停车泊位,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20余万平方米;

五年来,174个社区建成社区养老照料设施132个,覆盖率75.9%,获批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五年来,新增就业15.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五年来,建成并分配保障房9289套,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72个,率先在全省推行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机制;

五年来,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新增教学班734个、优质学位3.4万个,新认定普惠性幼儿园81所,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

五年来,建设改造社区卫生服务设施32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居民72万人,成功创建国家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示范县(市、区)。

……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就有一分改善,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金水区委书记张红伟说。

如何让人民幸福?五年来,金水区挥毫泼墨,一副浓墨重彩的民生画卷徐徐展开。

着力提升城区品质 催开“幸福花”

完善城市功能,补齐民生短板……建设一座更加温暖的城市,金水区努力在”一砖一瓦”的变化中,彰显城市建设的日新之美、日进之美,让居民共享城区变化的美好。

随风摇曳的蔷薇花,绿色葱郁的林荫路,还有一条条彩色舒适的城市慢跑道,一个个功能齐全的便民设施……自金水区“三项工程、一项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建造一大批供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城市公园绿地,街头出现了越来越多“绿意满满”的口袋公园和邻里公园,实现了小公园扎根家门口,大公园就在不远处,为金水区增添了一道又一道全新的亮丽景观。老旧小区的改造,让一批旧楼院换了新颜,工人新村片区、园田路3号院、通信花园和文化路5号院等改造项目取得良好的成效,也获得了省、市领导的肯定,为城市的发展补短板、添动力,让群众身心健康和日常休闲得到了满足,提高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金水区坚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不断完善路网建设,纵横交错的宽敞大路连接南北、贯穿东西,以服务安置房建设为重点,持续完善周边配套设施。

五年来,全区共建成通车道路74条,其中中心城区打通“断头路”34条,涉及城中村周边配套道路46条。五年来,我区城市道路(主干道)改造工程一期工程未来路、黄河路、经三路、京广路等四条道路已全部完工。城市有机更新走向纵深——启动郑州市“一环十横十纵”示范街道整治提质工程,金水区承担了辖区内道路改造工作的重要任务,全市“一环十横十纵”主干道改造共计21条路,全长380公里,涉及金水区的就有14条,长95.61公里。金水区在全市任务最重,难度最大,情况最复杂。目前,一期、二期工程道路已全部完成,创造出城区建设的诸多亮点,取得了较好成效。“省府大道““商业大道”“迎宾大道”——这些魅力大道,这些具有中原地区城市特色的道路街区就在金水。

正是这一次次掷地有声的实干创举,诠释着一份份闯进心坎的民生担当。“民生一头连着民利和民心,一头连着内需和发展,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发展的有效途径。牢牢把握为民的理念,我们的事业才能进步;背离了为民的宗旨,我们就会面临多重危险。”在新起点上保障和改善民生,金水区委书记张红伟就是这样带着做的。

(责编:辛静、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防疫中的七夕
  • 河南第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已送达
  • 点赞暴雨中的橙色身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