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人民至上 坚持共享发展
郑州市金水区全力打造高品质生活新名片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烹出“幸福餐”
“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让广大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既要让人民群众获得物质上的收益和预期利益,又要能享受到更全面、更人性化的民生服务,让每个民众都能拥有各自的出彩人生。”金水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张艳华表示。
一个个重磅民生工程悄然落地,一项项务实惠民举措“闯”进百姓心坎,在金水这片土地上,民生发展不断跑出“加速度”。
病有所医,优质医疗共享发展——率先在全市建立分级诊疗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国首创急救“手绘地图”,率先在全省二级医院中加入国家级远程医疗协同平台,并在全市区级医院中率先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知名专家团队的优质医疗服务。率先在全市搭建智能化家庭医生服务管理平台,230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全面提供数字化签约服务。
学有所教,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依托名校办新校,通过集团化办学或委托优质学校托管的形式,实现新建学校高标准、高起点办学,有17所新建中小学被托管。在连续六届教育部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金水区荣获优课总数占全省总数近1/10,成功获批创建全省教育信息化2.0示范区。
居有所乐,文化服务不断加强——五年来,金水区先后实施一批文化惠民工程,满足群众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并长期开展免费开放公益培训,持续开展“文化志愿者送文化进基层”“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戏曲进校园”等各类演出,丰富了辖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全面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金水的民生“幸福圈”漾出一圈又一圈,共享步伐不断加快。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托起“幸福梦”
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群众更幸福,更有保障。5年来,金水区编织的保障网,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
老有所养,养老服务不断完善——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服务体系、提升保障能力,构建起服务范围普惠化、服务市场主体化、服务标准规范化、服务模式智慧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新格局,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辖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的荣誉称号实至名归。北林路街道办事处、花园路街道办事处和丰产路街道办事处被工信部、民政部和卫健委评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
就业,涉及千家万户,是民生之本、幸福之源。
五年来,金水区持续加强人事人才管理,推进高质量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多措并举开展就业工作,全区就业局势持续稳定,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五年来,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积极搭建就业平台,提供岗位4万多个,开展招聘会164场,失业人员技能培训完成2565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799人。全面落实各项资金扶持政策,共发放贷款87744.6万元。
不仅要在就业上下功夫,还要在提质上做文章:稳步推进园区建设、持续完善扶持政策、提升园区培育孵化能力、营造浓厚创业氛围……近年来,金水区创业扶持体系进一步健全。金水区大学生创业园已发展到7家,累计培育孵化项目800多个,带动就业7000多人,我区大学生创业园先后被国家、省、市相关部门授予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等各类荣誉称号60多项。
民生福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要让居民幸福指数跑赢GDP增速,全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朝着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目标迈进。”张红伟对未来充满信心。(郑州市金水区委宣传部 崔雅男 时艺菡供稿)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