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党史如号角,激发奋进之力。
缤纷六月,绿意盎然。放眼山城大地,从城区到农村,从机关到企业,党史学习教育正如火如荼开展。连日来,鹤壁市山城区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目标,深入贯彻高标准、优效益的总要求,做实党史学习教育“四篇文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注重调查研究,做好结合转化文章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3月26日,山城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在石林会议旧址参加重走刘邓英雄路活动,大家一路走、一路唱,通过多项特色活动,思想受到了洗礼、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干事创业的信心也进一步增强。
3月25日,山城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通过区委书记上党课、观看专题辅导报告、参观石林会议旧址、同唱红歌、重温入党誓词、集中研讨交流等方式,山城区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
读书班是山城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亮点活动。除此之外,山城区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依托清明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组织全区333个党支部9000余名党员分批次到山城区烈士陵园、刘邓大军纪念馆参观学习,组织全区24所中小学、幼儿园500余名学生开展“祭奠革命先烈、追忆英雄事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专题宣讲,邀请鹤壁技师学院副院长张希中、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管理处讲解员李子程等专家作党史宣讲,受教育党员干部上千人。
在学党史的同时,山城区还把调查研究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山城是老城区,如何借助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让老城焕新颜,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落脚点。”山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赵小玲说。
4月初,一场“面对面访、心交心讲、实打实问”大调研在山城区展开。山城区委结合山城发展总体布局,列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社会治理建设、文化建设等五大板块主题,区委领导班子成员对照五大板块调研主题,结合全区中心工作实际,围绕产业发展态势和产业落地、财政收支、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建设、城市更新、碳达峰和碳中和选择研究课题,深入研究。全区党员干部结合职责分工,主动认领调研课题,深入企业、社区、项目工地、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等开展走访调研。目前已选定调研课题397个,开展调研120余次,撰写调研报告486篇。
汲取奋进力量,做好对标一流干在实处文章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6月7日下午,鹤壁市豫兴煤机有限公司装备车间党员职工利用班前会集中学习党史,还高声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满满正能量。
“我们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生产经营与日常工作中,组织党员职工集中学、自学、班前会学,共同汲取接续奋斗、永不懈怠的精神力量,助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鹤壁市豫兴煤机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刘爱芳告诉记者,他们学党史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不惧风险、敢于斗争的品质。“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50%,公司运营和生产都变得比较困难。后来党支部开会,大家一致决定,即使赔钱也要保质保量完成客户的订单。”刘爱芳说,今年他们在标书中还融入公司的党建文化,赢得了客户的好评,公司的标书经常能从激烈的竞标中脱颖而出,先后中得两笔共计300万元的单子。
和鹤壁市豫兴煤机有限公司一样,山城区各单位也纷纷从党史中汲取转型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奋力在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城市建设等方面对标一流、干在实处。
围绕项目提速,山城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金融”、集中开工等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项目的谋划储备、建设推进、服务保障等工作水平。年初以来,全区新开工项目45个,完成重点项目投资37.2亿元。围绕百姓诉求,山城区大力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支持山城区第一中学、山城中学等实施寄宿制办学。全面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做大做优特色医院,加速布局社区养老、智慧养老。
围绕城市建设,山城区以主城区创建3A级景区为目标,抓好总投资74.1亿元的22个百城建设提质项目。加快推进33个老旧小区和12条背街小巷改造工程,确保今年基本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目前,12条背街小巷全面施工,戏曲游园、诚园、承德园等基本建成。大力推进城市书屋建设,已建成淇河书屋北大站、积善园站等7个淇河书屋,每座淇河书屋有政治、文学、历史等22类6.5万余册书免费向市民开放。
整合红色资源,做好“善行山城”理论宣讲文章
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旧址、纵队首长居办室、将军柏、战地医院旧址……一件件承载记忆的实物、一幅幅难以忘记的照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激动人心、鼓舞斗志,激荡着全区党员干部的奋斗豪情。
红色资源是生动的历史,也是党史学习教育活教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山城区整合红色资源,培育红色宣讲队伍,引导全区党员在红色记忆中寻找初心使命、接受精神洗礼,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
山城区邀请国内知名专业设计团队,精心打造石林会议旧址、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旧址,纵队首长居办室、刘邓大军纪念馆、双拥广场、徽标广场、将军柏、烈士陵园、战地医院等11处红色教学点,提升布展品位,以实物、实例、实事为载体充实石林会议精神内涵,搜集《叫声老大娘》等6首红色歌曲、民谣和《将军柏的由来》等革命故事20余个,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党性教育和教学资源。
山城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露介绍,他们将“四史”作为重点培训内容,根据不同培训班次、学员构成、人员规模、目标任务等设计操作性强的教学课程,开发了“重走刘邓英雄路”“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等精品课程;开发了历史的启示、精神的力量、将帅的智慧、石林的记忆4个板块10多门特色课程,形成了以红色教育为主题、以思政教育为主导、以党性锤炼为主线的党性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到石林会议旧址学习参观的党员干部、师生官兵等社会各界干部群众达8万余人次。
此外,为使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山城区挖掘一批本土“讲得透党的声音、走得进党员心窝、留得住受众”的人才,以“善行山城”好人宣讲团为载体,组建了山城标兵、新乡贤、红色管家、服务管家、思政教师5支宣讲队,针对不同群体分领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上门宣讲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宣讲22场,受教育群众2600余人次。同时,还制作了10期“善行山城”模范系列微视频,讲述了10名普通党员忆初心、践使命的故事,树立起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典型,形成“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影响一座城”的浓厚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紧盯群众需求,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文章
“我们一楼是饭店,前一段时间下水道堵塞了,污水流得哪儿都是,臭烘烘的,我们的心情糟糕透了。经常到小区走访的社区关书记知道后,楼上楼下协调,还自己找来修理队,换上了新管子,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了。”6月7日,山城区山城路街道汤河街西段社区居民王志红说。
除了跑前跑后帮居民修理下水道,汤河街西段社区党支部书记关文秀还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和热心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清理活动。6月7日中午11点45分,记者在社区见到她时,她头戴小红帽,穿着红马甲,额头挂满了汗珠,手上黑乎乎的。关文秀告诉记者,她们刚倒完第5车垃圾回来。一旁的小区居民杨安说,现在小区里的垃圾日产日清,环境越来越好了,住着也越来越舒心了。
深入群众,方能看清问题,找准对策。山城区把“情暖百姓·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以“十百千万”活动为载体,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十件实事惠民生。围绕2021年十件重点民生实事,山城区着眼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助业、助医、助学等行动。截至目前,已化解矛盾120余起,帮群众办实事5600余件。
百题调研听民意。山城区区级领导干部从征求到的12大类136条建议中确定调研课题,360余名镇(街道)、区直单位班子成员结合本职工作中的痛点堵点难点确定调研课题。截至目前,全区已确定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建设等228个民生调研课题,实现了村(社区)、学校、企业全覆盖。
千人走访察民情。山城区各级领导干部开展“行走山城·情暖百姓”实践活动和“四大一送”活动,同时把讲党课与调研相结合,利用党课宣传党的政策、回答群众疑惑。截至目前,共走访群众8000余户,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350余条,讲专题党课340余次。
化解万难暖民心。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提质提效,山城区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化解一批疑难信访案件、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今年年初以来,山城区民事案件受案量同比下降47%,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7%,重复信访治理案件化解率全市排名第一。(鹤壁市山城区委宣传部 秦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