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入仓
□本报记者 张建新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冰珂
一位是种地“老把头”王建国,一位是新型农民王伟伟,父子二人比试种地,谁会更胜一筹?
王建国今年59岁,高中毕业后一直种庄稼,是周边有名的种粮老手,后来还在镇上开了一家农资商店,并流转了300亩土地种庄稼。王伟伟今年30岁,于河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毕业后,帮父亲打理农资店,用四五年时间将其发展成大型农资批发超市,业务覆盖平顶山市所有县(市、区)。
虽然农资店经营有功,但在种庄稼上,王建国从不让王伟伟插手。王伟伟偶尔建议父亲科学种田,王建国都是满脸的不服气。说的次数多了,王建国便提出了比试:“咱家的地一分为二,咱俩各种一半,来年比比谁的产量高!”
6月2日,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秦庄村地头,一向爱说爱笑的王建国郁闷不已,因为比赛输了:150亩耕地,同样的麦种,天天都去地里侍弄庄稼,每亩地比儿子多施15斤化肥,但总量比儿子少打30000多斤小麦。
“伟伟,咱的地一样,种子也一样,俺施的化肥比你多,投入的精力也比你多,为啥产量没你的高呢?”王建国思前想后不得解,向王伟伟要秘诀。
“爸呀,靠老套路不行了,要科学种田,让庄稼健康成长。”王伟伟笑着说。“优质种子、一喷三防,俺咋没有科学种田了?”王建国追问。
“种地就像养孩子,要营养均衡。吃少了营养不良,吃多了不消化。测土配方施肥,缺啥补啥效果才好。”王伟伟说,“你的地施肥过多,小麦前期旺长,所以倒伏得多,产量肯定要降低。”
看着父亲若有所悟,王伟伟继续说道:“另外,我种麦前,深耕了土地,不但能提高土壤的保水性、保肥性,还有利于小麦根系延伸扩展,吸收充足的营养,促进小麦生长,提高产量。”
“虽说经验大似学问,但是科学的力量还是大呀。忙一辈子,不如学一阵子,看来以后还是得多学习,科学种庄稼。”王建国眉开眼笑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