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确山6月1日电(尚明桢)“刺啦啦、刺啦啦”……在白晶的物流仓库里,打包快递的胶带声不绝于耳。一箱箱花生米、黑小麦粉打包完成后,被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是知名的革命老区。受制于丘陵和山区地形,该县无法进行规模连片的大农业种植,但却形成了四季农特产品不重样的区位特色。
为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实现农业增收,确山县看中直播风口,与电商企业联手培养183位农民主播,创造就业岗位1500个。“网红直播”发展的风生水起,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今年40岁的白晶自2013年开始做家庭农场。“以往自己种的花生、小杂粮都是通过批发商线下收购,价格压得比较低。”白晶介绍,2016年,他注册了电商店铺,想尝尝电商“螃蟹”的滋味,但由于缺乏经验,店铺销量一般。
2019年,确山县设立电商直播基地,白晶成为首批农民主播。“通过培训,我知道了很多大主播,后面还报名参加了一次大促,一晚上卖了几千单花生米,我发现直播带货这个事儿太值得干了。”
与白晶相隔几十公里的白军敏同样很有感触。
“看大主播数三个数,2万单红薯干瞬间卖空,那可是我全部的存货啊,一下就懵了。”2019年,参加了县里组织的电商主播培训,白军敏虽然早就下了要做农民主播的决心,但首次面对镜头时依旧浑身不自在。“祖祖辈辈都是种红薯、做红薯干的,说实话没想到自己真能当个农民主播。”
“县里过来的老师又专门给我指导指导,鼓励我坚持下去,给了我很大信心。”过了20多天,白军敏越来越熟练、自在,“就把粉丝当成家里人那样去唠嗑。”
每天下播后,白军敏都会做复盘,看数据是不是有增长,通过分析来决定第二天直播的节奏。
自2019年至今,白晶和白军敏们基本每天都会在田间地头或工厂车间做直播,疫情期间更是日播8个小时左右。“儿子说我‘魔怔’了,连饭都顾不上吃,但直播这东西是真让人上瘾,有人给你点赞、下单,真是兴奋啊,根本停不下来。”白军敏说,“咱们农民主播就在田间地头播,接地气,而且真实,粉丝们特别买账。”
为了帮助农民主播们快速成长,基地的工作人员从注册直播账号、录制注册视频、购买直播设备再到试播和复盘,手把手教学员们,直到平稳过渡到直播间。确山县委县政府则拿出了奖励、补贴等一系列真金白银的举措,全力支持农民主播项目扎实落地。
2020年,确山县农业局看到了白晶的直播,发现他的家庭农场都是人工操作,花生米分拣效率低、质量差。后经现场观摩,农业局帮助白晶建设了一条花生米电脑分选流水线,推动他的家庭作坊走上了自动化道路。
“做了农民主播后,我收获了一波粉丝,销量也大幅提升,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高。”白军敏说,“现在我的红薯干不够卖,已经不敢去做直播大活动了,很容易爆单。”
此外,白军敏的农民主播身份也带动她走上了公益道路。“去年受疫情影响,我们镇上有一位农民种的桃子滞销。我主动找到他为他免费直播,8亩地的桃子用了3天全部卖完了。他还给我送了锦旗。”
确山县商务局局长袁贺忠介绍,确山县通过联手直播基地培养农民主播,一方面拓宽了农产品上行渠道,2020年农产品电商交易额达5.7个亿,比2019年增长了80%。产销对接效率大大提高,仅2021年春节通过“网上年货节”活动就实现了157万元的农特产品销售,不仅卖得快,还卖出了好价格,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大力培养农民主播,在去年新冠疫情影响下,当地依旧实现新增农民就业3422人,比2019年还增加了73%。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宗毅认为,农民主播群体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促进了乡村一、二、三产有机融合。截至4月末,全国已有11万农民主播参与乡村振兴事业,人员遍布2000多个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