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之前,淅川县马蹬镇白渡滩荒山上正在造林
马蹬镇白渡造林点在改造后,山上已绿意盎然、郁郁葱葱
2013年,淅川县金河镇杨家村,山体石漠化严重
2017年冬,淅川人民在接力造林,同自然做斗争
2021年,杨家村村民在改造后的梯田上耕种
2021年5月,返乡创业的盈学峰家的民宿已开始试营业
如今,淅川县的石头山变绿山,梯田种上经济林,春天吸引游客前来赏花
2013年,地处豫、鄂、陕交界处的南阳淅川,全县有125万亩石漠化土地,急需治理的石漠化土地就有49万亩。
那时,一到下雨,水土流失严重山体裸露严重,条件恶劣、资源匮乏。
在石漠化最严重的地方,年轻人都设法外出扎根谋生路。
2015年开始,淅川人民植树造林,修建梯田,持续改善环境同石漠化做斗争。
六年多来,淅川人民用智慧和坚持,一步步把它变成了青山花林间,百鸟争鸣地。为了消灭石漠化,淅川县自筹资金成立项目组。
为了能让山上长树,村民们从山下搬石头上山,双肩背土上山,一桶桶挑水上山。
而今,淅川县急需治理的石漠化土地已从49万亩降至8.3万亩,进入扫尾阶段。
山绿了,水清了,果林长了起来,村边开始有了民宿、农家乐,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
(河南商报记者侯建勋 通讯员王洪连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