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高新才
人民网郑州3月9日电 (智泓)供应链金融是现代企业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承载着保障供应链完整稳定、优化供应链运营效能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使命。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高新才认为,我国要加强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生态共信体系建设,以服务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高新才分析说,供应链金融在我国于20世纪末起步,2010年左右经历了一个爆发期,后因“重复质押”风险,政策上一度收紧。但是伴随着区块链、云计算技术的普遍应用,供应链金融风控技术得以革新。202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八部门发布首份供应链金融指导性文件,首次明确了供应链金融概念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管理部门,鼓励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各类信息,构建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快速响应产业链上企业的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综合需求,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业链各方价值。
从市场分析和业界实践来看,供应链金融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渠道线上化、服务模式数字化等发展趋势,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根本上来看,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数字化生态共信体系的建设。
多元服务主体之间的竞合关系有待协调。目前供应链金融的服务主体主要由商业银行、产业集团(核心企业)和科技企业三类服务主体构成,三类主体各有其优劣势。商业银行资金实力雄厚且成本较低,金融服务产品线丰富,风控能力强,但是对产业了解相对不够深入,缺乏对上下游企业的控制力,创新不足;产业集团对产业熟悉,对上下游企业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和控制力,但资金来源受限、资金成本较高、风控专业性不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强,技术支撑到位,但缺乏资金、缺乏对产业的了解和对上下游企业的控制。三类主体在供应链金融市场上存在着争抢优质客户资源的竞争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之间对于合作关系的认识,尤其是拥有用户和场景的产业集团更具有相对优势。
高新才说,线上化渠道服务中仍存在一些限制和约束。虽然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应用以及企业运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但是从金融监管和风控的实际出发,目前某些环节仍然难以完全线上化,如对线上远程开户的限制,动产和权力担保登记的线上公示共享,银行与核心企业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问题,等等。
供应链金融要素和服务流程数字化跨界融合平台的建设运营问题。无论是自建场景、嵌入场景还是输出场景,平台建设运营者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建立一定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机制。此外,供应链金融中最主要的交易数据如何在共享的基础上保证数据安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是一个集智能技术支撑、同步组织交互、便捷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供应链生态共信体系。针对以上存在问题,高新才建议:要加强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生态共信体系的战略规划。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统筹规划,明确各个参与主体之间为了共同创造供应链产业链价值而实施的高效资金运用的战略。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明确金融机构与参与的其他各方在推动中解决中小微融资难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合作并防范风险的发展路径。
明确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生态共信体系的运作机制。一方面要明确供应链金融中各个主体之间(包括监管方、核心企业、中小企业、科技公司、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的功能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交互关系,包括数字化的链接方式;另一方面要明确供应链金融中各个主体之间的各个业务领域的沟通和交互方式,包括数字化的融合方式。其中包括责任和权力的界定以及流程的规范和标准。
加强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生态共信体系的数据治理。包括明确数据主权,实施数据安全分级管理,规范数据信息的来源和获得方式,制定数据信息的格式标准,明确数据信息的使用要求,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以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被窃取、篡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