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改”出满地春色

2021年03月02日11:28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现在气温转暖,野生菌生长得很快,明天早上就又可以摘了,采摘后直接发往郑州、上海等地,每斤卖到8.5元以上。一个大棚占地1.1亩,每年可产鲜菌1万斤,市场上很畅销,吃着口感比一般蘑菇口感好、营养价值更高,下一步将在村里的扶持下继续扩大规模。”近日,汝州市温泉镇西唐村北侧,技术员孙涛弯下腰轻轻拨拉着长势喜人的赤松茸,脸上洋溢着丰收般的笑容。

该村集体经济项目汝州市弘兴菌业种植场大棚内,一排排田垄上,一个个粗壮的人工培育“野生菌”新品种赤松茸,从厚厚的腐草中“顽强”地探出头来,格外引人注目。

2020年10月,该村“两委”经过多方考察,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40亩,建设12个温室大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发展赤松茸种植。“去年10月份种上后,经过40天的培育,开始出第一批菇。正常情况下,一次播种可以产鲜菇8茬,一直可以持续到今年5月,平均每亩地的产量在5000公斤以上,效益十分可观,而且销路很好。”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孙学仁介绍说。

温泉镇西唐村的情况,是汝州市通过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村集体资产,解放村“两委”干部思路视野,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西唐村成功引进赤松茸种植后,以此为试点,正在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更多的产业项目,该村计划今年再流转2000亩耕地,由村集体统一耕种,发展樱桃等经济作物规模化种植,进一步扩大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乡村观光游项目。同时,该村大力扶持有能力的村民发展各类小型产业项目,由村民靳党伟、靳党辉投资建设的10余座香菇种植大棚,种植的香菇已经上市。

“这12个赤松茸生产大棚,不仅让村民取得稳定的土地入股分红,而且进入生产旺季,每天用工20多人,村民们又可以拿到劳务工资,这些都是老百姓实实在在可以看到的红利。所以,西唐村‘两委’干部现在都认识到,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能让群众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孙学仁深有感触地说。(汝州市委宣传部杜朋轩 郭营战供稿)

(责编:侯琳琳、郭健)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