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宁县退伍老兵李应贤——

返乡种下金灿灿的希望(老兵新传)

本报记者 毕京津

2021年02月07日08: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返乡种下金灿灿的希望(老兵新传)

  金珠沙梨又称沙梨王,原是豫西伏牛山区的野生果树,经过人工选育后,果实黄中透亮,营养丰富,被誉为“梨中珍品”。这种“珍品”的选育者,正是河南洛阳洛宁县的退伍老兵李应贤。

  冬季的伏牛山区,天寒地冻,正下着雪。在果园里见到李应贤时,他裹着绿色的军大衣在电热炉旁取暖。成为企业家后,他还是习惯住在果园的农家房里,面对简陋的生活条件甘之如饴。一年四季中,嫁接、除草、疏果、套袋等需要人工参与的果树种植环节,他都自己上手或者在现场指导。

  1975年,高中毕业的李应贤参军入伍。1982年,想起家乡贫穷的父老乡亲,李应贤拒绝了多份稳定工作,转业回到老家洛宁县马店镇关庙村,下决心“土里刨金”。

  他承包了村里的25亩果园,引种个大味甜的桃树新品种,一上市,就挣了个“万元户”的名头。可是好景不长,水果价格从每斤几元钱跌到了几角钱。李应贤很苦恼,连着几天睡不着觉。

  他思来想去,不懂技术、不懂市场真不行。李应贤搭着煤车跑到郑州登门求教,河南省林科院的果树专家宋淑贤告诉他:“想赚钱,就得种其他人没有的优良品种。你们洛阳的山里边有许多野生沙梨资源,经济前景是很好的。你可以朝这方面努力,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就是你的独家‘竞争力’。”

  李应贤感到欣喜:小时候,他经常爬到门前的山岭上,摘野生果子吃,其中就包括很多野生沙梨。但他从没想过,这些山里司空见惯的东西,在专家眼里却是可以致富的宝贝!

  “选育果树不容易,快了得七八年,慢了需要十几年,最后还可能一无所获。你得有这个思想准备。”宋淑贤不忘提醒。

  “我是退役军人,吃得了苦!”李应贤下定了决心。骑着摩托车,他走遍附近的七八个县,无论到哪里,都要问问当地农技部门和老农:“哪有独特的沙梨?”听到消息,他就亲自上山去看。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应贤陆续采集到了100多个野生沙梨品种,又经过年复一年种、收、选的循环,李应贤终于选育出了口感、外形和营养成分俱佳的新品种。

  他摘了5斤沙梨送到省农科院做鉴定,得出的结论是:该品种的沙梨营养丰富、口感上佳,富含重要营养成分——可溶性固形物。见多识广的检测人员都惊住了,第一次见这么好的沙梨,没忍住就把样品都吃了。专家给这种新品种定名金珠果梨,也叫金珠沙梨。有专家感叹道:“一个人上山搞了十几年,没拿国家一分钱经费,还搞出了优质成果。真不容易!”

  李应贤向家乡人民无私地传授相关技术,分享优良品种。为了壮大产业规模,他整合农户建立合作社,还跑到外地开拓市场,使得一颗小沙梨真正成为当地致富增收的“大产业”。

  如今在洛宁县,金珠沙梨的种植面积已超过4万亩,挂果后,亩均产值可达上万元,直接带动6000多名群众增收致富,已成为当地重要的脱贫支柱和一张亮丽的名片。

  2020年11月,李应贤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创新不能止步!”李应贤对记者说:“我在研发新品种,2021年就能挂果,到时一定请你来尝尝!”

(责编:黄莎、杨晓娜)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