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共销售种鸽50万对、乳鸽600万只、鸽蛋500万枚,社会综合效益达到6.8亿元……”1月5日,位于舞钢市枣林镇的河南天成鸽业科技园负责人杨明军盘点着过去一年的产业发展情况。
作为该市打造“中国鸽都”的排头兵,2020年,公司不仅成功注册了“舞钢鹁鸽”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珍品鸽蛋”还通过了省绿色食品标准许可,并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创建验收评估,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目前已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成果证书近百个。
近年来,舞钢市紧紧抓住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市、区)、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发展机遇,充分利用独有的资源禀赋,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快建成全国最大的肉鸽养殖示范基地,倾力打造“中国鸽都”城市名片。
突出培优育强,筑牢发展支撑。该市坚持高位推动,先后出台鸽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强化农业产业特色战略创建“中国鸽都”实施意见等文件,持续在产业奖补、用地保障、融资贴息、保险托底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每年初与各乡(镇、街道)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发展肉鸽养殖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硬指标,年终进行统一考核、兑现奖惩;坚持龙头带动,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加快鸽产业发展的“牛鼻子”,目前已建成规模化养殖基地两个,存栏13个肉鸽良种品系和30万对核心种群,与全国8000余家养鸽户建立合作共赢关系,鸽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年创社会效益6.8亿元以上;持项目拉动,同步推进物华天宝鸽业、舞彩鸽场等养鸽项目,“舞钢牌”种鸽、肉鸽、鸽蛋等系列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重庆涪陵集团实施项目合作,依托双方在技术、标准、资金、人才、销售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进肉鸽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养殖,打通饲料制备、育种、养殖、屠宰、销售和冷链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目前,投资超10亿元的肉鸽养殖基地项目已达成合作共识。
注重创新立标,催生发展动能。该市强化科技引领,加强同北京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广东家禽研究所、河南农大等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等的合作,申请国家专利86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成功创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肉鸽研究基地。目前,自主研发的肉鸽自动化喂养系统已实现喂养自动化和管理程序规范化,万只种鸽仅需1人管理;通过多品种杂交、自主选育的“天成王鸽”系列种鸽,被评为“世界十大名鸽”;强化绿色引领,探索推行以“绿色食品原料—畜禽养殖—鸽粪处理—绿色还田”为主线的循环饲养模式,积极申请“精品乳鸽”“珍品鸽蛋”认证绿色食品,加快实现“三品一标”认证全覆盖,目前已建成绿色饲料粮标准化生产基地两个、5万亩;强化标准引领,创建形成“科研有平台、生产有标准、标准有示范、示范有载体、载体有奖励、市场有监测”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六环模式,开启鸽业标准化工作新局面,全面推行“统一提供高产肉鸽良种、统一健康养殖生产管理标准、统一培训养殖及疫病防控技术、统一提供饲料及配方、统一提供专用设备设施、统一回收加工销售”的“六统一”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对全国合作客户的有效监督、管理,确保种鸽优良率达98%以上。
立足富民强市,凝聚发展合力。 该市借助龙头企业主导效应,探索出“扶贫产业+集体经济+代养代管+带贫联农”“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有力推动脱贫增收致富与适度规模经营互促互进,目前,天成鸽业有限公司养殖扶贫产业项目覆盖 8个乡(镇)18个行政村,每年每村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同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437户、4728人增收。该市把鸽产品开发和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全力带动乡村旅游、农副产品销售、餐饮业等向纵深发展,按照“三产融合、文旅兼容”思路,加快建设集鸽产品生产研发、观光游览、休闲游憩和度假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园,积极挖掘、整理和推介鸽文化,支持条件成熟的乡镇依托现有鸽产业优势,加快鸽乡特色小镇建设,目前鸽文化交流中心、鸽文化长廊等重点项目已付诸实施。此外,该市还加快产业升级,按照“一心三区两基地”特色分区,统筹布局良种繁育、种养殖、加工、研发、物流、综合服务等六大功能板块,倾力打造舞钢市鸽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充分发挥园区辐射带动作用,将存栏500万对以上的区域性养鸽基地延伸至各县(市、区),加快申报并形成“舞钢鹁鸽”区域公用品牌。(舞钢市委宣传部 杨德坤 赵松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