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的改变,变出城市之美;道路的品质提升,变出城市之韵。今年以来,郑州上街区深入推进“三项工程、一项管理”工作,以补齐基础功能短板为突破口,优服务、创特色,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增加居民幸福感和宜居感。
老旧小区改造,幸福来到家门口
新安路街道的登封路28号院建于1993年,由于长期缺乏物业管理,屋顶漏水、墙灰脱落、线路乱扯、垃圾乱堆、车辆乱停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居民。现在走进登封路28号院却别有洞天:墙体粉饰一新、路面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墙面上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画卷描绘的是居民的幸福生活,经过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家住上街区济源路街道新安东路4号院的张大娘最近心情格外愉悦,因为院内私搭乱建拆除了,路边的占道经营清理了,院里东拉西扯的“蜘蛛网”天线理顺了,看着居住环境的变化,见谁都说“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如今老了,又过上了新生活,真高兴!”
道路升级改造,打造城市风景线
原来的空地蝶变为街边公园,路边新增了休闲座椅,走在淮阳路的人行步道上,市民王国兴心里特别高兴:“原来这里的道路不好,坑坑洼洼的。现在这路铺的特别好,绿化也好,我每天早上都在这里锻炼身体,感觉空气也变的清新了,心情也很舒畅。”
据了解,上街区整体规划部署“两纵三横”道路升级改造,首先对淮阳路(锦江南路-许昌路段)进行道路提升改造,力争通过重新铺设人行道、粉饰建筑立面、更换店招、联通人行道树穴、规划非机动车位、安装垃圾箱和坐凳等方式,全面提升功能、品质、形象,营造整洁、规范、有序的市容环境,打造精品示范路。截止目前,淮阳路升级改造共铺设人行道16480平方米,联通树穴1220米,更换店招166处,安装新式果皮箱56组、休闲座椅34个、隐形井盖74处。通过统筹设计,系统推进,彰显区域风貌,完善公共配套服务,全面提升了道路功能、品质和形象,带动淮阳路沿线周边经济发展。
见缝插绿改造,生态宜居看的见
在美丽生态建设过程中,上街区通过见缝插绿新建游园、对已建成公园实施拆墙透绿等举措,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景观品质,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美的宜居环境,同时也增强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上街区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围绕增量、提质、升级,规划建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留白增绿,全面实施增绿工程,大幅度增加城市绿量,建设口袋公园、微景观、街头游园,对所有公园实施拆墙透绿,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景观品质,打造“一街一景,一路一色,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美丽宜居环境。目前,朱寨公园、通航公园、机场游园、晨光游园已建设完成;丹金园、金华园正在施工;中心路游园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
汝南路立交桥游园建设是上街区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生动实践。昔日的小土坡,现在被青松翠竹、葱茏草木覆盖,五彩缤纷的花朵随处可见,早晨,人们沿着公园的小径慢跑,夕阳下,游客陶醉在花香一片,这个别具风格的美丽游园,成为了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基础设施补短板,安全舒心在身边
上街区瞄准基础设施短板,从细处着手、从实处下手,在细微处体现城市管理精细化。针对人行道板破损,路面坑洼等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排查,对发现802处问题全部交办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镇办,目前已完成474处。区城管局重点对登封路、新建街、中心路、丹江路等道路铣刨铺油8000平方米,维修路灯1207盏次,更换井盖141处,安装窨井防坠网700余套。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管理让城市更美丽。上街区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通过补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各项功能,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面子”,也打实了“里子”,让居民得实惠、享幸福,把城市的精气神立了起来、发展活力激发出来。(郑州上街区委宣传部 穆文涛 赵东东 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