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粽”情意浓幸福院

2020年06月24日17:22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走出来我保国臣……”6月24日,伴随着豫剧《穆桂英挂帅 》铿锵有力的唱腔,郏县文化志愿者文艺小分队走进长桥镇双槐赵村幸福院演出活动在文化广场上正式开演。

台上,演员们声情并茂的演出着;台下,106位老人围坐一起,吃着粽子、鸡蛋和水果,尽情享受着这场节目盛宴。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聚焦决胜决战脱贫攻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传承敬老爱老传统美德。郏县县委宣传部主办,郏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和长桥镇人民政府承办了“端午粽香飘·浓浓敬老情”文化志愿者走进长桥镇双槐赵村幸福院活动。旨在通过活动的举办让群众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防病健康等科普知识,为老年人奉献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与幸福院老人共同制作粽子,手把手教大家包粽子。卷叶、放米、加料、缠线、打结,看着一个个粽子成功完成,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们演的真好,把党的好政策都唱到了俺老百姓的心窝里了。”80岁的贫困户苏付立吃着粽子,看着演出高兴地说。文艺小分队既接地气又宣传政策的演出形式吸引了来自本村和周边乡亲们赶来观看,现场群众纷纷拍手叫好。

“五月五,过端午。吃粽子,敲锣鼓。”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如同一个民族的精神安寨,不管是“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还是“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端午节为中华儿女呈现的既有“忠君孝亲”的爱国情感,又有“祈福化煞、驱邪避毒、成龙发祥”的尚美愿望。

“文化惠民,文艺下乡,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弘扬优良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加深群众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真正把老祖宗的文化传承下去。” 该镇负责文化工作的主任科员李静说。

双槐赵村幸福院是2019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600平方米,设有厨房、餐厅、文体活动室、休息室、保健室,经常性参与活动人员20人,就餐人员8人。幸福院运作实行行政村自筹,政府监管,民政奖补,爱心捐助,实行规范化运作。主要解决农村贫困群众养老、独居老人的生活照料、人际交往、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问题。(郏县县委宣传部 李增强供稿)

(责编:常力元、杨晓娜)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