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宁:特色农业“开启”群众致富门

2020年06月16日17:09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近年来,河南省洛宁县依靠独特的资源禀赋,突出“特”和“优”,着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五月初夏,绿意盎然。东宋镇官庄塬,千亩樱桃串红了一片片果园,蓝天白云映衬下,绿树红果田埂间,果农挎着篮子来回穿梭忙碌,游客采摘时的嬉闹声阵阵传来,勾绘出一幅和谐的生态乡村新画卷。

东宋镇官庄塬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水适宜,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瓜果生长,种植水果的历史已有千余年。

樱桃红了,果农乐了。63岁的张少停种植樱桃十余年,从起初的1亩到如今的4.5亩,尝到了这一颗颗红果子的“甜”,也意识到了特色农业种植的高收益,现在家里的13亩地成了樱桃园、核桃园、西瓜园、桃园……

“这一季卖樱桃能挣个八九万块钱。”放下刚摘的一篮樱桃,张少停搓了搓手笑着说,忙完樱桃季,接下来桃子、西瓜就该上市了,村里家家户户基本都有果园,谁家忙不开了,都会互相搭把手。

说话间,一旁的游客李先生招呼张少停结账。他告诉笔者,这几年每到樱桃红了,都会和家人从洛宁县城驱车来采摘,这次买了20箱回去送给亲戚朋友尝鲜,一箱7斤,1斤15元,“比在超市买着划算,关键是现摘的更好吃”。

官庄塬西瓜是当地响亮的品牌,种植面积已达2.8万余亩。今年285户贫困户参与西瓜种植,亩均收益4000元以上。这里的文玩核桃,一颗能卖到5元到20元,当地近70户村民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如今,官庄塬已形成一条绵延15公里长,分布着早熟苹果、优质旱地西瓜、甜瓜、大樱桃、红薯等集种植养殖、观光采摘、农事体验为一体的扶贫产业走廊。

东宋镇1500余亩的早熟苹果种植基地,也是该镇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产业。总投资5.5亿元的鑫宁农牧科技洛宁东宋湖羊养殖综合扶贫产业园项目,一期项目所有羊舍基础建设全部完工,存栏母羊2.5万只,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单体最大的湖羊养殖基地,将承接洛宁县1000余户贫困户的脱贫任务。

东宋镇党委书记赵阳说:“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组织贫困群众每户至少参与两到三个扶贫产业项目,强化支撑,多点发力,倾力打造官庄塬扶贫产业走廊,带领群众走出一条产业增收的幸福路。”

截至目前,洛宁县水果种植面积近35万亩,年产量3.6亿公斤,年产值10亿多元。全县从事水果生产的果农4万余户,人均水果收入达3000元以上,直接带动贫困户2000余户。

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近年来,洛宁县持续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多渠道、多方位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目前,罗岭的有机核桃、高山蔬菜,马店的花椒、金珠沙梨、车厘子以及赵村的油用牡丹、上戈苹果,景阳镇的竹筒粽子,河底的红薯等产业,开启了群众致富增收门路,为确保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和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洛宁县委宣传部 赵笑菊 杨慧怡 李亚林供稿)

(责编:于思远、黄莎)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