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红薯种出“金疙瘩”淀粉产出“致富丝”

2020年05月25日15:02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近日,郏县白庙乡增会家庭农场万亩红薯育苗示范基地里,像往日一样一片忙碌景象:拔红薯苗、扎捆、切根,前来购买红薯苗的农民一拨接着一拨。

“我这个育苗基地共有16座大棚,93个小拱棚,培育有商薯、烟薯25(蜜薯)、小香薯、徐薯32、浙薯75、普薯32等十多个品种的种苗,可供万亩以上土地栽种,目前已卖出2000多万棵。有二三十人在此务工,今年已发放工资30余万元。”增会家庭农场负责人冯增会说。

今年49岁的冯增会被誉为“红薯哥”和“红薯大王”,他除了培育红薯苗外,还自己种植400多亩多个品种的红薯。收获季节,他除了现场销售外,还将大量红薯储存在大型地窖内,适时销售,同时还磨粉子下粉条,收益可观。

“这些年农户种植的红薯品种退化,商品性差,尽管产量很高,但售价较低,一家一户种几亩挣不了几个钱。我同河南科技大学合作,引进的都是当下最优质、商品性好的红薯品种,每斤批发价都在0.8元以上,高的可达2元以上,农户仅靠卖红薯每亩至少增收1000元以上。”冯增会说,在郏县,仅白庙乡就种植红薯8000多亩,占全乡土地面积的五分之一以上。

冯增会每年为农户提供可供万亩以上土地栽种的红薯苗,排除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每年可使农户增收上千万元。

进入白庙乡宁庄村,一座十分壮观的高大厂房映入眼帘。这是宁庄村对口扶贫单位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公司投资援建的红薯深加工企业——平顶山众鑫一家亲薯业有限公司。

宁庄村地处山区,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全村213户715人,其中贫困户42户167人,是省级贫困村。如今,在县乡多年的帮扶下以及帘子布公司的扶持下,宁庄村靠种植红薯和发展畜牧养殖,让村里旧貌换新颜:柏油路修到了村里,建起了数千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小游园,石头铺设、垒砌的步道和墙体十分别致……

宁庄村以前就有种红薯和畜牧养殖的传统,所产红薯淀粉含量高,但收获季节要么很便宜地把红薯卖掉,要么自家做成粉条卖,村民搞养殖也是小打小闹,一直摆脱不了贫困。2018年5月,帘子布公司结对帮扶宁庄村后,针对宁庄村实际,帘子布公司派驻宁庄村第一书记李俊与乡党委、乡政府和村“两委”共同谋划发展出路,提出上马加工厂对红薯进行深加工,利用红薯秧和红薯深加工的副产品发展畜牧养殖业的工作思路。

2018年10月,经过充分考察,由帘子布公司投资376万元,建成了红薯深加工全自动生产线一期项目,安排二三十名宁庄村村民就业,其中优先安排了十多名贫困村民。“加工厂建成前,村民种的红薯一斤只能卖0.35元左右。建厂后,我们及周边村产的红薯每斤卖到0.41元~0.42元。可不要小看这六七分钱,一亩地就增收350元以上。去年全村红薯种植面积达600多亩,仅卖红薯一项就增收20多万元。”宁庄村党支部书记叶建军说。

红薯种植面积的扩大,也为牛、羊提供了充足的冬季饲料,带动了该村养殖业的发展,目前该村有五六十户村民从事红牛和羊养殖,牛存栏200多头,羊存栏近2000只。靠发展产业和深加工企业带动,全村除1户贫困户需政策兜底外,其他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宁庄村也甩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郏县县委宣传部 张鸿雨 赵洁宁 供稿)

(责编:常力元、杨晓娜)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