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衣显全国人大代表、焦作市市长
马萧林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
窦荣兴全国政协委员、中原银行董事长
自去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全省上下抢抓机遇,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黄河时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当下,加快推动这一国家战略顺利实施,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对坚定人们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
打造区域黄河文化传承“核心区”
“焦作是黄河文明的重要传承区,这里留下了诸多与黄河有关的历史遗存和许多可歌可泣的治黄故事。”5月23日,全国人大代表、焦作市市长徐衣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焦作市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扛稳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历史重任,打造区域黄河文化传承的“核心区”。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加强嘉应观、妙乐寺、山阳故城、韩园、慈胜寺、月山寺等遗存遗址保护,推进永济渠渠首发掘与研究,守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提及焦作沿黄文化遗产,徐衣显如数家珍。
“我们还要传承好黄河文化记忆,谋划建设中国治黄文化博物馆、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馆,打造展示黄河文明的重要窗口。”徐衣显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太极拳的宣传推介,加快推进《印象·太极》、百里黄河生态文化长廊、当阳峪绞胎瓷小镇等项目,通过实景演出、创意设计、3D动漫等新业态形式,让黄河文化活起来、动起来、靓起来。
如何开发好黄河文化资源?徐衣显描绘了清晰的“蓝图”:整体规划利用黄河两岸山水、功夫、根亲、诗词、研学等文化旅游资源,重点推动“云台山、嵩山”联动发展,“太极拳、少林拳”强强联手,深度开发云台山、嵩山、陈家沟、少林寺等景区,打造“两山两拳”区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带,全力讲好新时代黄河文化故事,更加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把黄河文化纳入国民教育
“当前,黄河文化弘扬工作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看来,传承弘扬历史文化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和精华所在,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国民教育资源宝库。因此,他建议将黄河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对于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萧林说,目前应强化对黄河文化资源的梳理,广泛开展黄河文化资源的摸底、梳理工作,尽快建立权威的、动态的,涵盖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的黄河文化资源数据库。此外,要组织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深化对黄河文化内涵的挖掘研究,规划一批关于研究黄河文化物质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的重大课题,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编撰针对不同教育层次的、既通俗易懂又科学严谨的黄河文化教材和普及读物,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适当安排黄河文化普及课程,在高等院校开设黄河文化选修课程,增进青少年对黄河文化的认知认同。
提及如何更好地推进黄河文化全方位的传播时,马萧林表示:“要充分利用与黄河文化相关的文物资源、红色资源,推出一批面向社会不同群体的音视频资源,创作一批黄河文化主题戏曲、戏剧和歌舞剧目,逐步建立立体有效的黄河文化弘扬体系,强化黄河文化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性,让黄河文化深入人心。”
成立国家级中原黄河生态新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要‘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这将会更好地推动这一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全国政协委员、中原银行董事长窦荣兴说,建议将河南沿黄九市(区)打造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选取其中基础较好的郑州市、新乡市的沿黄两岸为核心启动区,作为推动国家战略落地的具体抓手。
窦荣兴建议,以郑州、新乡两市接壤的“一河两岸”为基础整合郑州市的郑东新区和新乡市的平原示范区,筹备成立以黄河为内河的、以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中原黄河生态新区,并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在此基础上高起点谋划一批生态保护修复、防洪减灾、水资源高效利用等重大工程,统筹推进建设,先行先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
另外,他建议设立国家级产业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因地制宜构建有地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探索生态投融资体制创新,完善绿色金融体系,解决生态保护领域资金缺口问题。
窦荣兴认为,要依托河南现有大数据优势,建立黄河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金融”,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实现“互联网+黄河产业”的快速发展;出台“大数据+金融”专项支持政策,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参与大数据相关产业建设,为流域内特色产业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方案,为沿黄民众提供精准的普惠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