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法院和县检察院两个支部成员参观县检察院院史馆,在学习交流中共同提升。毕黎蕾摄
“你坐在这个位置,掌握这份权力,就要承担应有的责任,不敢担责就不要占着位子!”在滑县召开的“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担当作为大学习大讨论大提升活动动员大会上,组织部长侯德安的讲话掷地有声。
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为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滑县在“担当作为”上积极探索,下了一番苦功实功。
因为疫情,开庭审理成为法检部门的一大难题。线上“云庭审”虽然省时省力,但是增加了很多繁琐的程序,还削弱了法庭应有的氛围和气息。考虑到每月27日是滑县的“党员活动日”,县检察院就利用这个“业务党日”与县法院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共同解决这一难题。
“县检察院第一党支部与县法院第四党支部开展了支部共建活动,检察官和法官各抒己见,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量刑建议、速裁程序、上诉率、案件讨论等业务工作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对下一步如何提升工作质量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检察官李卫士说。
李卫士介绍,县检察院在业务科室共设立了六个支部,每个支部根据工作需要与其他部门支部进行业务融合。目前,各个支部分别与县法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教育局、县水利局就相关业务进行了探讨,很好地解决了司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助力复工复产上,县法院另辟蹊径,立足审判职能,开展“百名法官访千企”活动,院庭长、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共 121 人联系全县 296 家规模以上企业,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点对点”司法服务。他们把法律服务平台“搬进”厂房车间,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服务 300 余场次,详细了解企业生产运营状况、运营困难和问题,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司法服务。通过“抓党建促审判”,以及党员公开承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以案说法”、“巡回审判”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各类法律服务。同时,制作《走访企业记录表》,查找服务短板,收集企业诉求和建议,及时整改完善。截至目前,共发放《记录表》300份,梳理征求意见建议13 条,提升了司法服务企业效能。
“法院主动联系企业,减轻企业司法负担,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高效司法服务,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积极作用。”河南省政协委员、滑县宏达集团总经理李国臣说。
政府职能悄然转变、群众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该县提高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大成效。
“我们建立健全了项目联审联批、项目跟踪服务、机关纪律作风督查督办等机制,明确24 个省、市重点项目由专人分包并全程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运行中的问题,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5月18日,该县发改委大项目办主任肖健说。
项目审批拿到阳光下“晒一晒”,保证审批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县发改委每周一召开主任办公(扩大)会,对审批核准项目、备案项目进行集体联审联批,由相关科室负责人汇报项目基本情况,班子成员集体讨论拿出审批意见,进一步落实工作任务。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制作审批事项公示栏,将相关负责人、工作职能、审批事项等内容全部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设立举报电话,做到逢事必查,坚决遏制违纪行为和不正之风。
加强党员干部的自我锤炼和提升,守住“律己”这个底线,才能成为服务群众的好干部。据了解,滑县自4月25日起进行为期40天的整顿提升,以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开展学习讨论、督导检查、问题整改等工作。目前,全县各级各部门已围绕“什么是担当”,开展学习交流会200余次。下一步,县级领导和县督查组成员将参加指导各单位党委(党组)的专题讨论,发现问题后,现场研究方案,推动问题解决。同时,将成立6个专项督查组,以监督工作落实。该县坚持反面警示和正向激励双向发力,对缺乏担当精神,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失职失责的党员干部,视情节给予点名曝光、函询诫勉、组织调整或相应的党纪政务处分;对勇担当、善作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党员干部进行宣传表彰,真正为担当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安阳市委常委、滑县县委书记董良鸿表示,“我们开展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思想之垢、作风之弊进行大清扫,使党员干部保持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干群众支持的事、群众受益的事和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做到对党和人民负责。”(滑县县委宣传部 尚明达供稿)